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年级2015级姓名姜煜学号2015302580098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成绩任课教师签名我眼中的智慧城市姜煜摘要:针对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日益高涨的呼声,国家和城市为了顺应时代需求而积极建设智慧城市的状况,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智慧城市建设概念的背景历史和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解释分析。并以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将武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和对未来的建设的方案和建议一一进行阐述。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1引言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310078.htm"\t"_blank"智慧城市的定义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1]。两院院士李德仁形象的把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解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在当今看来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发展潮流。1.1智慧城市概念的历史背景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岛计划”,此后很多国家开始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到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风潮。而我国最早是在南京市提出的智慧城市的构想,到2011年国内大部分城市开始陆续提出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2],正式提出了要在有条件的城市中进行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开始被国家重视,并提上日程。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3]中指出,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已经被国家认可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2014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4]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2015年初,智慧城市评价模型以及基础评价标准体系的国家标准终于出台,共包括六大标准体系。国标的出台,极大的规范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极大的避免了部分城市盲目冒进的状况发生。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的迫切性。1.2为什么要发展智慧城市及其目的为何要发展智慧城市呢?这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其一,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务工人员从农村转向城镇,而这部分务工农民工会给城市带来很多的问题,我国目前是以城镇发展作为中心的,这些问题可能就显得特别严重,而发展智慧城市,恰恰有利于解决这部分问题。发展智慧城市,可以更方便解决城市活动人员的统计,加速城市交通的合理分配,缓解城市人口基数过大这个问题。其二,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而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投入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的资金逐年增加。而这部分基础建设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问题,也带动了整个城市的GDP增长,有利于国家。其三,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更加安居乐业,减少社会动乱,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政府对于城市的管理力度大大加强。最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需要创新的,而中国现在正在提倡创新,大力构造创新型社会,这有利于提升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因此,国家为了积极响应世界发展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呼声,颁布相关办法推行智慧城市建设,这是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步骤,也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经之路。打造智慧城市,其目的就是通过科技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堵塞、食品安全、社区安全、恶性犯罪事件的增加、国家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进而改善和加强城市管理模式,加大政府监督城市的力度,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达到良好的城市服务。2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智慧城市,必须采用国际通用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与世界相接轨。运用先进的技术,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方法。建设智慧城市需要采用的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如图1中所示,智慧城市需要的核心技术便是这些技术。图SEQ图\*ARABIC1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