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目录光纤通信1.光纤通信概述1.1.2现代光纤通信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dielectric-fibresurfacewaveguidesforopticalfrequencies),指出了利用光纤(OpticalFiber)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基础。光纤通信发明家高锟(左)1998年在英国接受IEE授予的奖章1970年,光纤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1970年,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研制成功损耗20dB/km的石英光纤。把光纤通信的研究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1972年,康宁公司高纯石英多模光纤损耗降低到4dB/km。•1973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的光纤损耗降低到2.5dB/km。1974年降低到1.1dB/km。•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将光纤损耗降低到0.47dB/km(波长1.2μm)。•在以后的10年中,波长为1.55μm的光纤损耗:1979年是0.20dB/km,1984年是0.157dB/km,1986年是0.154dB/km,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1970年,光纤通信用光源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前苏联先后,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镓铝砷(GaAlA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虽然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但它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Atlanta)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1980年,美国标准化FT-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业应用。•1976年和1978年,日本先后进行了速率为34Mb/s的突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以及速率为100Mb/s的渐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1983年敷设了纵贯日本南北的光缆长途干线。•随后,由美、日、英、法发起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TAT-8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于1988年建成。•第一条横跨太平洋TPC-3/HAW-4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于1989年建成。从此,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建设得到了全面展开,促进了全球通信网的发展。1.2光纤通信特点1.2光纤通信特点1.2光纤通信特点1.2.3光纤通信的应用光纤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光纤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与计算机网,以及在其它数据传输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纤宽带干线传送网和接入网发展迅速,是当前研究开发应用的主要目标。光纤通信的各种应用可概括如下:14典型应用之二:作为校园网的骨干传输网目录2.光纤与光缆光纤:光导纤维的简称,是一种能利用光的全反射作用来传导光线的透明度极高的(玻璃)纤维。光纤的基本结构一般是双层或多层的同心圆柱体,如右图所示。其中心部分是纤芯,纤芯外面的部分是包层,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的折射率,从而形成一种光波导效应,使大部分的光被束缚在纤芯中传输,实现光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光纤的基本结构2.2光纤的分类ITU-T建议的光纤分类2324252.5光纤的传输特性2.5.1光纤的损耗特性光纤损耗的分类光纤损耗谱特性2.5.2光纤的色散特性光纤的色散种类和特点2.6光缆2.6光缆2.6光缆目录3光纤通信系统3.2光纤通信系统功能单元光纤通信系统方框图3.3光发送机3.3光发送机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LD)3.3光发送机43光纤通信系统方框图3.4光接收机3.4光接收机光纤通信系统方框图3.5光中继器49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