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黄河教案.docx

黄河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河教案黄河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教案,欢迎大家分享。黄河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2、简要复述课文重点段落。3、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教学重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变成化石的情景和依据。教学难点:运用推理想象,对琥珀形成的情景进行推测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一、复习、质疑、导入新课:复习:上接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黄河象》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回忆一下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黄河象骨架化石有什么特点?(高大、完整)质疑:由此,你还想了解什么?(为什么这么高大、完整?)(是什么时间?谁?在哪?怎样发现的?)(为什么叫黄河象?)(是怎样形成的?)二、指读第四段:1、你读懂了什么?能回答以上的哪个问题?指答:时间、地点:73年春,甘肃省几个农民发现的。名称:因为在甘肃省,所以叫黄河象。完整:死后没有被移动过,在上级指挥下发掘,人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2、品词:区别“发掘”与“挖掘”。挖掘:往深处发掘出来发掘:把深藏的东西挖掘出来,有目的的,小心谨慎地挖掘3、用“——”画出黄河象出土一刹那的句子。板书:斜插脚踩三、科学家由此进行了假想,想到了哪几方面内容?有什么依据?1、自己默读第二部分思考2、指答:板书:热、渴、喝、陷3、说一说科学家推测的思路:陷、喝、渴、热4、过渡:文章是怎样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又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的?四、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任选一方面)1、读书——想到什么——依据——好词佳句2、汇报:据沙土和砾石?(水)斜斜地说明什么?(失足)(1)天气——炎热(2)地理环境——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形成淤泥)(3)老象——渴指读、范读、齐读:扑踏(有气无力、慢、沉重)指读:跑(高兴、喜悦、急切)男女生对比读:男生读疲惫,女生读兴奋老象急着要干什么?读出老象兴奋的语气,评读。(4)过渡:老象想的多好啊!可这美好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促使它失足落水,我们看看它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出示.课件:观察老象失足落水的顺序,理解“侧”和“栽”满怀希望的老象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陷入了深渊,我们也为老象感到——让我们带着沉重的感情读描写这部分的语句。指名读、齐读。(5)复述:课文按照天气状况、地理位置、老象失足落水情景的顺序抓住老象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按照这样的顺序,简要复述。自练、指名说、评议。五、师过渡第八自然段: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随着时间的流失、地壳的演变,老象的尸体与空气隔绝而腐烂,它的骨胳和牙齿变成了像化石一样硬的东西。六、师生对读第九自然段:二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一座座山岭——,一条新的大河——。这条新的大河就是现在的`黄河,黄海象由此得名。七、《黄河象》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回忆一下.写作顺序,指名说一说:首先介绍了黄河象骨架化石的特点,接着假想了它失足落水的情景及地壳的演变过程,最后介绍了它的发掘情况及科学家假想的依据。八、.总结:科学家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黄河象化石的形成过程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思路在21世纪更为重要,我们从中受到启迪,自然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我们要依据科学展开想象,探索自然的奥秘。九、想象推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1、课内外延伸、资料的收集:还了解哪些有关推理的事例?2、对琥珀的形成进行推理要求:假想要合理,对情景的想象力求生动。可将推理的顺序列出提纲,重点词语写一写自愿结成小组分角色说一段话。3、小组汇报:4、评议:十、作业:1、对琥珀的形成过程或黄河象尾骨的失落情况进行推测,用一段话写出来,力求生动、形象。2、简要复述课文。十一、板书:26黄河象斜插脚踩陷热喝渴黄河教案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散文,作者袁鹰。课文通过描述黄河艄公撑着羊皮筏子载客在黄河上行进的情形,赞颂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成了黄河的主人。学习本课,应引导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和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并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课题入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读懂问题。4、初读感知全文,感受黄河的壮美。教学重难点:初读感知全文,感受黄河的壮美。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1、欣赏音乐。[投影出示一幅黄河画面。播放《黄河船夫曲》]。这首就是非常有名的《黄河船夫曲》,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他为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二、初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