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书錦****by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实现“均贫”“均平”的社会秩序。这主要是因为重农抑商A.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B.实践了儒家的“仁政”主张C.彰显了传统的“民本”思想D.抑制了工商业者私欲的膨胀“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源于A.重农抑商政策B.君主专制统治C.天朝上国思想D.闭关锁国政策“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5.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的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这说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是A.供给与需求的矛盾B.政府自由放任政策C.股票投机的过度D.生产能力的迅猛发展6.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既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7.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A.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B.政府把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并举C.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农产品价格D.基本上有效解决了就业保障问题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对美国的创新进行了评说,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材料中“美国的创新”在经济上体现为A.允许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B.首创了福利国家制度C.政府对经济领域加强干预D.实行了计划经济模式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A.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推行B.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实行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的影响10.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12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3便士”“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6便士”。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B.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C.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D.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11.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12.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舵手,下列关于四位领导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斯大林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国家的行列赫鲁晓夫推行“新经济体制”,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取得实质性突破C.勃列日涅夫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