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9讲 光合作用(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书生****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9讲 光合作用(Ⅰ)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9讲光合作用(Ⅰ)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9讲光合作用(Ⅰ)[新高考复习目标]1.生命观念:运用物质与能量观,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2.科学思维:分析ATP、[H]、C3、C5等物质变化曲线模型,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3.科学探究: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的结果分析。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结构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2.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分析(1)色素的功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色素吸收光的范围: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390~760nm,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2)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教材必修1P99“学科交叉”: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吗?提示:不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90~760nm。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波长小于390nm的光是紫外光;波长大于760nm的光是红外光。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2.教材必修1P99“图5-10”: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相同吗?提示:不同,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大于叶绿素b的吸收峰值。3.教材必修1P100“资料分析”资料1与“练习基础题3”:恩格尔曼的2个实验结论有什么不同?提示:资料1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基础题3的结论是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1.叶绿素分子的合成需要Mg元素。(√)2.蓝藻中不含叶绿体和叶绿素。(×)3.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4.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5.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1.明辨光合色素的三个易错点(1)色素的功能特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有主要的吸收光波段,对其他波段的可见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2)色素的分布位置:色素不只分布于叶绿体中,液泡中也含有色素如花青素,但是液泡中的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不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场所,如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2.叶片颜色变化的原因分析正常绿色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总是呈现绿色叶色变黄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叶片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而变黄叶色变红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了适应寒冷环境,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片呈现红色3.对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的归纳eq\x(光照)eq\a\vs4\al(\b\lc\{\rc\(\a\vs4\al\co1(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eq\x(温度)eq\a\vs4\al(\b\lc\{\rc\(\a\vs4\al\co1(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eq\x(\a\al(必需,元素))eq\a\vs4\al(\b\lc\{\rc\(\a\vs4\al\co1(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片变黄)))1.如图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考查生命观念](1)写出A、B两图中数字指代的名称:④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2)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3)进行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____________。(4)线粒体产生的____________可被叶绿体利用,叶绿体产生的____________可被线粒体利用。提示:(1)嵴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基粒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2)线粒体内膜与线粒体基质及细胞质基质(3)⑨⑩(或类囊体薄膜和基质)(4)二氧化碳氧气2.“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是由于成片的黄栌或枫叶逐渐变红形成的。假如你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请你对这一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假设:叶片变红现象受温度影响。[设计意图: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1)围绕该实验假设,有的同学主张在实验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才能对实验组的温度进行设置,该“有关资料”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