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书生****3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杭西高2017年4月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汤洁,审核人余晖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2.史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主要得益于A.郑国渠的修建B.都江堰的修建C.灵渠的开凿D.井渠的出现3.“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至今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下列对“黄婆婆”历史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A.促进了古代蚕桑生产的发展B.推动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C.促进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改进D.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4.“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5.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乡村集市渐成地方商业中心B.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C.使用纸币“交子”进行贸易活动D.设有会馆这一商人活动场所6.“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在A.秦朝B.六朝C.唐朝D.宋朝7.唐朝人张籍在《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的叙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益往来奔波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8.《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严格管理市场D.压制丝织业的发展9.“(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遭到冲击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C.传统纺织业消失D.重农抑商政策强化10.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奉行次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不断进步B.从商容易致富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D.商人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11.“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2.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诗文中所述政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其主观意图是维护清王朝统治B.它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其经济根源D.它阻碍了晚清中国的经济蜕变13.1912年,在日本学习化工的范旭东得知武昌起义成功后,回国创办水利碱厂,成为著名的化工大王。这一史实表明,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清政府放松了对民族工业的限制C.辛亥革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热情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币政改革”14.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这反映了当时()A.黄金无法购买实物B.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C.通货膨胀非常严重D.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15.台州闻名遐迩的医药企业——方一仁始创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历经126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共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公私合营B.承包经营C.私有化D.中外合资16.“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17.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C.初步纠正当时农村工作中的“左”倾思想路线D.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8.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说凤阳,道凤阳,风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1979年的凤阳花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