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涵蓄****0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新津中学高2016级高一(下)5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李林翰审题人:杨世玉一、选择题(30*2=60分)1.表1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单位:件)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战国11729———西汉238541347—东汉467954113829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2.《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3.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逐渐制度化。南宋初年,政府规定田宅典卖者纳税印契,均价每亩约五贯,税率约8%,一次就征收到四千万贯。这种现象间接造成()A.土地兼并的缓解B.自耕农的衰退C.中央财政收入大增D.商品经济繁荣4.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总面积北方南方秦汉117(全国)5.72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3.851.9251.925隋唐124(北方),328(南方)6.423.213.21A.南方地区逐渐开发B.北方经济盛极而衰C.南北经济趋向平衡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5.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B.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D.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6.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7.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A.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B.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C.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D.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8.黄苇在《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中说,在贸易中心上海,“1846年的(中国)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了13%,1847年又继续减少了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了20.1%.以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B.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西方输华的产品不够丰富D.中国商品具有核心竞争力9.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0.1894年,当中国的洋纱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了20倍的时候,洋布进口比之60年代增长仅仅一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外商对华洋布营销策略的失当C.外商大量投资中国织布业D.中国传统织布业逐步使用洋纱11.阅读下表: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类别比重(%)年平均增长率(%)1921年1936年轻工业44.130.75.46重工业54.662.99.94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12.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这在当时()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13.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B.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