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虎门销烟》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虎门销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虎门销烟》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过程与方法1、透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透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课前准备: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齐交谈吗?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能够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二、初步感知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这天就让我们一齐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透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三、理解课文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学生汇报: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好处。结合课外资料来谈。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学生选取性的读,并试着背诵。学生自由选取学习伙伴,选取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四、书写生字汉屈群策,策屈群力。《虎门销烟》教案篇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句外侮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销烟的过程。教学难点:懂得销烟的意义。教学准备:投影片、配乐录音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指导写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虎门销烟》2、质疑课题。二、带问题读课文三再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标出自然段落。三、检查自学情况1、投影出生字。2、指名读生字,难读的纠正、强调。[“寨”(zhai)、“渣”(zha)]3、齐读生字。四、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好象连水都不能泄出。用“水泄不通”说一句话。五、检查课文自读情况。1、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身着(zhuo)朝(chao)服;应(ying)邀;倒(dao)下去2、自由读课文,画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谈谈是一件怎样的事?(指名回答)六、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练读。2、重点指导:“讯”、“泄”、“侮”注意这三个字的笔顺。“讯”的第四、五笔是“十”;“泄”的第五笔是“1”;“侮”的第八笔是“一”。3、描红4、个别评析。5、临写七、作业1、生字、词语抄写两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读讲课文,抓住表示顺序的词语理解销烟的经过。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默读课文想一想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历史事件?伟大壮举二、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是壮举。学生自学先小组交流。三、集体交流。1、第二节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其中的句子。(指名回答)2、练读,读出不同寻常的感觉。3、指名读。四、学习三——五节。(一)1、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说主要讲什么?2、轻声读第三节,思考:销烟的主要过程是怎样的?3、指名回答,改革概括:撒盐、抛烟、倒石灰。4、提问:课文是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顺序。5、练习用顺序词复述销烟过程。6、师述:“群情愤腾”反映人们禁烟的强烈愿望,民族英雄的“一声令下”代表中国人们禁烟的坚定决心,正是这激昂的“群情”和坚定的`“决心”震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