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一只****呀9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2.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复习词语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听写词语。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3.组内交流。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日积月累(屏幕上出现诗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口头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习作1.精彩回放: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2.学生习作:a.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b.教师个别指导。c.同桌互相交流。d.推荐代表交流。e.师生共同评议。f.独立进行修改。3.展示台: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课前准备①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②小黑板,词语卡片。第一课时口语交际①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④生生交际。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⑤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⑥拓展延伸。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第二课时习作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按顺序——写清楚《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第三课时我的发现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④引导学生,了解“深”和“封”的多义。海水有深有浅。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密闭。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