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猫巷****松臣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命题人:胡炜审题人:张红英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54分)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回答1~4题。图11.图示区域内最大的高差可能是()A.650米B.590米C.500米D.450米2.图中湖泊面积约为()A.20平方千米B.30平方千米C.50平方千米D.80平方千米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与②河段相比,①河段()A.水位季节变化更小B.含沙量更大C.年径流量更小D.水流速度更快图2读图2回答5、6题。5.若图2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昼夜温度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表示可能受到暖气团的影响B.b曲线表示可能受到锋面的控制C.b曲线表示可能早上出现雾D.a曲线表示可能夜间出现霜冻6.若图2表示陆地上同纬度两个地点气温的年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地为城市,b地为农村B.a地为平原,b地为高原C.a地在沿海,b地在内陆D.a地为沙漠,b地为森林图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于2012年12月8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顺利闭幕,读图3回答7、8题。7.全球变暖与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A.①B.②C.③D.④8.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读图“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4),回答9~10题。图49.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气压比②处高B.甲地为市区,乙地为郊区C.甲地可能形成台风D.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5)和成熟期(图6)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图711.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A.90天B.115天C.130天D.140天12.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结合下图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图7),完成13题。13.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C.大气污染严重D.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14.图8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B.甲、乙两地均为河谷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D.甲为河谷,乙为山地图8图9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15、16题。②①④③图4图915.图中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的是A.①B.②C.③D.④堆积物C①②堆积物B①②堆积物D①②A①②16.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图10某地理研究小组某时刻在北京(40°N,116°E)测得北坡不同坡面角下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并绘成图10。据图完成17、18题。17.当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位于A.10°N,116°EB.20°N,116°EC.10°N,120°ED.20°N,120°E18.当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图11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完成19~21题。图1119.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降水量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C.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D.区域差异较小20.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A.1953年、1985年B.1975年、1993年C.1965年、2000年D.1980年、1956年21.我国江淮地区[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