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骶髂关节关节损伤与错位(或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青壮年,妇女多见。祖国医学称之为“胂肋骨移位”,国外称之为“骶髂关节功能障碍”(Sacroiliacjointdysfunction,SIJD)。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类似,不少病例尚伴有盆腔器官功能紊乱症状,在病因学诊断方面易致混淆,应引起重视。1病因病理骶髂关节是脊柱和下肢联系的枢纽,是重力的传递环节。在直立姿势,当体重加于楔形的骶骨时,有使骶骨向前下方移、髂骨往外侧分开的趋势。在正常情况下,骶骨的这种移动,可牵张其周围韧带,造成骶髂关节更紧密的对合。一般情况下,骶髂关节的这种移位,多能自行复位,患者表现为关节韧带扭伤的局部症状。一旦滑膜嵌入关节间隙,错开移位的关节不能自行复位,则可产生临床症状。由此可见,骶髂关节韧带劳损是造成关节错位的内因,而作用于骨盆的扭转外力则是引起关节错位的外因。图示组成坐骨神经的腰骶干和盆神经丛。图示组成坐骨神经的腰骶干和盆神经丛。当骶髂关节的发生错位或损伤,关节及其周围韧带的炎症刺激附近的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梨状肌和骶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组织器官的临床症状。附: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发病机理示意图3临床症状和诊断慢性患者,上述症状较缓和。患者自觉患肢“短了一截”;患肢乏力、畏寒或灼热感,多汗或无汗,穿鞋著袜不甚方便;不能持久步行。站立时常以健肢负重,坐时以健臀触椅,仰卧伸直患肢时常有牵扯痛或麻胀感,故患者喜屈曲患肢往健侧侧卧。如勉强行走,则呈不同程度的“歪臀跛行”姿势。病程长者可有患侧腰、臀肌乃至下肢肌萎缩。患者站立时以健肢负重为了避免骨盆旋转导致患侧骶髂关节和下肢剧痛,患者需扶持患肢缓慢移动上床。患侧下腹部胀闷不适和深压痛,肛门急胀感。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加;尿濒、尿急、甚至排尿困难;会阴部不适、痛经、月经紊乱、“崩漏”、阳萎、性冷淡等。两侧髂后上棘下缘不在同一水平骶髂关节错动位置的检查由于骶髂关节错位多为慢性积累性损伤,患者腰臀部软组织和腰后关节均不同程度存在损伤,脊柱力平衡失调,均可不同地程度地引起骨盆的不对称或倾斜,出现两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的假阳性体征。(注:亦可出现假阴性体征)。如“4”字征(Patricktest),直腿抬高试验,骶髂关节旋转试验(Gaenslentest)、单髋后伸试验(Yeomantest)、以及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等。急性病例,均可呈阳性。骶髂关节旋转试验(Gaenslentest)骶髂关节旋转试验(Gaenslentest)单髋后伸试验(Yeomantest)骨盆分离试验骨盆挤压试验常规拍摄腰骶椎正、侧位及骨盆平片。在腰骶椎正位片上,两侧关节间隙宽窄不等;骶骨与两侧髂骨的关系呈不对称,或骶骨中轴线偏向一侧。由于髂骨的旋转导致两侧耻骨对合不良,骨盆片可见耻骨联合有错开、移位现象。上述X线改变,只能作为分析骶髂关节错位的间接X线征,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骶髂关节错位间接X线征之一:两侧耻骨不在同一水平线(耻骨联合错开移位)。骶髂关节错位间接X线征之二:骶骨中轴线偏移注:耻骨联合分离的患者,除孕产妇因内分泌因素导致耻骨联合韧带松弛外,大多继发于骶髂关节损伤或错位;2.耻骨联合分离常伴骶骨中轴线偏歪。4.1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与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但本病的放射性压痛在腰椎棘突旁,脊柱侧弯多凸向患侧。颈屈曲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憋气挺胸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等可呈阳性。可拍摄X线平片或CT、MRI以明确诊断。4.2骶髂关节结核除参照病史、全身症状和血液学检查外,主要从X线平片上鉴别。本病的X线表现为:关节面破坏,骶、髂骨同时受累,有时可见空洞和死骨。早期X线照片表现为骶髂关节密度增高,间隙模糊,关节面呈锯齿状。可出现关节骨性强直。结合血液化验结果,易于鉴别。本病多发生于女性,常为对称性。X线片可见骶髂关节髂骨部份在接近关节面处有骨质硬化区,略呈三角形,密度均匀。病变不侵犯骶骨。5治疗手法复位前需明确患侧髂骨旋转的方向。根据关节错位发生的原理,反其道而行之:前错位者,采用患肢屈髋曲膝复位法(即:拉伸腘绳肌,通过腘绳肌对坐骨结节的牵拉,促使髂骨旋后;后错位者,采用单髋过伸复位法(即:通过股前肌群对髂前棘的牵拉,促使髂骨旋前)。复位时需固定健侧下肢,防止骨盆旋转,以免影响复位效果;5.1.1屈髋曲膝法1患者仰床沿,左下肢伸直。助手按压左膝上部。医者站立于患者右侧,右手握患者右踝或小腿近端,左手扶按右膝。先屈曲右侧髋膝关节,内收外展5~6次,再往对侧季肋部过屈右髋膝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往下弹压,此时可闻关节复位响声或手下有关节复位感,手法完毕。屈髋曲膝复位法1屈髋曲膝复位法1演示患者体位同上,助手固定患者健肢。医者站立床上,面朝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