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景点介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泰山景点介绍.doc

泰山景点介绍.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是岱庙中的主体建筑,传为宋代创构。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殿主祀东岳大帝。殿前露台高筑,汉白玉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八根红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金碧辉煌,以国内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而闻名。岱庙坊位于岱庙正阳门前,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与提督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坊系石作,重梁四柱,通体浮雕。造型雄伟,雕工精细,堪称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坊柱上镌有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意境开阔,才气豪放。前后抱鼓石上各有圆雕蹲狮两对,姿态各异,生动活泼,每每令游人驻足,留连忘返。在岱庙天贶殿内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高3.3米,长62米,传为宋代遗作,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回銮的盛况。画面车水马龙,芸芸众生,人物691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水、殿阁、树木点缀其间,构图宏伟造型生动,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在岱庙的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树形奇特,扭结上耸,若虬蟠旋,苍古葱郁。“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据汉《郡国志》载,为汉武帝登封泰山时所植。乾隆南巡时,曾御绘《汉柏图》并赋《题汉柏作》一诗刻于石。位于岱庙配天门东侧,碑名为《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宋宣和六年(1124年)为重修岱庙而立。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朝散大夫张??书。碑高9.52米,宽2.1米,厚0.7米,碑阴镌“万代瞻仰”四大字,系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山东巡按吴龙征题,田东正书。位于岱庙后花园东侧,又名“金阙”,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铸造。原在岱顶碧霞祠内,清初移于山下灵应宫1972年移入岱庙。亭为铜铸仿木结构,造型优美,铸工精致,系明代铸造艺术精品它与北京颐和园铜亭、昆明鸣凤山铜亭并称“国内三大铜亭”。位于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的诗句,唐李白则有“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的吟咏,足见建庙历史之久远。王母池临溪而建,殿庑亭阁,参差座落在三层台基之上,红墙黑瓦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前院有王母泉,泉水清澈甘洌;后院为七真殿,殿内泥塑神情各异,栩栩如生。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内东院禅舍清幽,西院绿竹千竿,前院钟鼓楼对峙,中院依次有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等建筑。冯玉祥将军曾隐居于此。位于环山路东首。园内有虎山、虎山阁、虎山水库等景观,相传“苛政猛于虎”的典故出于此。南侧是王母池、虬在湾,西侧有儿童乐园,北侧有游泳池,望岳亭、牡丹亭、鸳鸯亭散布其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水面上可划船,轻舟徐徐,波光潋潋,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游人络绎不绝。位于环山路西首,东依科学山,下临西溪水,1952年修建。墓园为壁式花岗岩建筑,建有四段石阶,共66级,分别象征其经历的四个阶段和寿龄。拾级而上,墓台宽旷,墓壁正中镶嵌着冯玉祥铜铸头像,额镌郭沫若题书的“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贴金大字,其下为冯先生自题诗《我》,诗揭示了冯将军一生为国为民奋斗不懈的高贵品质。游人到此瞻仰,无不肃然起敬位于岱宗大街北侧的红门路南首,为登泰山的起点。明隆庆年间始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为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坊前分立《重修岱宗坊记》和《重修泰山记》。在斗母宫东北中溪支流的一片大石坪上镌刻着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大字遒劲古拙,篆隶兼备,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和石刻艺术的瑰宝。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00余级,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是登山路旁的一块摩崖刻石,位于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