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10102)一培养目标1、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2、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3、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二研究方向1.先秦两汉易学哲学2.易学史与易学哲学3.易学与汉唐哲学4.先秦儒学与哲学5.儒道思想比较研究6.宋明理学7.中国近现代哲学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不能提前毕业。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由导师自行安排,学分记入总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4门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学位专业课3学分前沿讲座5学分前沿讲座的形式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9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2、考核方式: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2)选修课鼓励选修跨方向或跨专业课程,可选修1至2门,计入总学分。第二外国语,2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则必修第二外国语,一般要修英语。(3)补修课: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2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六中期考核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博士生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养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博士论文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得少于10万字)。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年,硕博连读者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三年。论文开题报告。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论文价值与学术水准。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熟悉掌握当前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协商,拟定论文选题,独立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是中期筛选的重要内容,一般与中期筛选同时进行。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指导小组汇报论文写作计划的重要形式,只有在指导小组认可即开题报告通过的前提下,论文写作才能正式开始;如未通过开题报告,应在三个月内修改自己的论文选题,重新开题。中期进展报告。为保证论文质量,本专业对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即每隔3-5个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进行情况,在第5学期末向指导小组全面汇报论文进展情况,指导小组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提供研究思路,使博士论文写作顺利进行。论文预答辩等的具体安排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在第6期开学第一个月进行博士论文预答辩,要求博士生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向指导小组进行全面陈述,指导小组根据学术水平,以决定是否进行博士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预答辩中,未通过者可延期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时间、方式根据学校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八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在学期间,需以第一作者身份、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至少发表1篇由CSSCI索引期刊收录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博士论文答辩。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诸子集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道藏中华书局宋元学案中华书局明儒学案中华书局周易集解李鼎祚四库全书,经部、子部。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