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15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
上传人:Do****7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94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15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

2020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15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15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考点40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防治应试基础必备(2)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差异(3)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3)原则①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②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⑤控制人口增长。二、水土流失1.原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①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来的林草植物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③开矿: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沙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沙。(5)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3.治理荒漠化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广义荒漠化指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人类活动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是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以下通过分类介绍几种典型的荒漠化类型,分析荒漠化的成因。(1)成因①自然原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a.基本条件——气候干旱b.物质条件——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c.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我国的西北地区,地处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的干旱季节,从而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②人文因素——决定性因素(2)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3)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④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2.石质荒漠化(2)危害丧失土地资源,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知识拓展】红漠化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3.次生盐碱化【易混辨析】荒漠与荒漠化、沙漠化荒漠是一种景观类型,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景观,包括戈壁、沙漠以及沙地等,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是指土地退化现象,指土地逐渐退化的过程,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考法2水土流失问题分析(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土质疏松。主要表现在: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修建房屋、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2.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是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危害非常严重,如下图所示:(1)主要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治理宜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下表所示:(2)成功的治理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通过多年的探索,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图所示。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①共同点:人为乱垦滥伐。②不同点:黄土髙原土质疏松,南方低山丘陵降水丰沛。(2)两地水土流失危害对比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①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髙。②南方低山丘陵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③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3)两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比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牧;南方低山丘陵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例1[课标全国Ⅱ2018·11]地处黄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