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ppt
上传人:努力****弘毅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ppt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9第1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7考点解读1.了解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掌握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及主要特征。2.掌握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措施,了解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对工业、环境等的影响。3.理解区域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区域工农业发展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第1讲区域特征与地理信息技术2年考情回顾高考对该题型的考查多为选择题,命题方向主要有:(1)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特征;(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1.区域的两大特点(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分析(1)特征区域要素(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有不同的思维线索,其常见的思维模型有:①地形成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②气候成因: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③水文、水系特征成因:一般从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大小及径流的季节变化。3.地理区域差异比较(1)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①气候:纬度位置、地势地形→气温差异;大气环流、海陆位置→降水差异;洋流→沿岸气候特征差异。②地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和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③水文:气候、地形和植被等。④土壤: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等。(2)人类活动差异的影响因素(3)世界重要区域差异比较①地理位置相似或差异明显地区比较的侧重点a.回归线附近的巴西圣保罗与印度加尔各答,可从气候类型、矿产资源、主要农产品、工业、经济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b.印度河与恒河入海口都位于23°26′N附近,可从气候特点、主要农产品、附近的工业城市、宗教等方面进行比较。c.北纬30°附近的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可从河流注入的海洋、地形成因、气候类型、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发展农业的条件与主要农产品、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进行比较。d.马达加斯加岛与台湾岛都有回归线穿过,可以比较两者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异同。e.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可从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科学考察、特有动物等方面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和黄河站的位置进行比较。②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地区比较的侧重点a.比较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南亚等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b.比较秦岭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的差异。c.比较中亚地区与同纬度的西欧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差异。d.澳大利亚和巴西自然环境的异同比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③经济特征相似或差异明显地区比较的侧重点a.日本和英国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工业分布和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b.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在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整改措施等方面的异同。c.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异同。d.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部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等方面来进行分析。e.世界棉花主要产区(中国、美国、印度、中亚地区、埃及)共同的优势条件。1.(2016·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近年来修建的甲高速公路穿越了大别山地区。(3)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解析:第(1)题,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来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景观的不同。第(2)题,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方面分析;由材料信息水利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