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河北省秦皇岛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中物理.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7-2008学年河北省秦皇岛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中物理.doc

2007-2008学年河北省秦皇岛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中物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7-2008学年河北省秦皇岛一中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3.非选择题用书写蓝黑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需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如图所示,在竖直的xoy平面上,人眼位于(3,0)坐标点,一平面镜位于图示位置,平面镜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一点光源S从坐标原点O沿x轴负方向运动,S在如下哪个区域运动时,人眼能从平面镜中看到S点的像A.0到-1区间B.-1到-3区间C.-3到-5区间D.-5到-∞区间2.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如果在S点前任意位置放置一个平面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B.三条反射光线必然不交于一点C.三条反射光线交于镜前的一点,成为一实像点D.三条入射光线的延伸线交于镜后一点,得到一个虚像点3.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日落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提前B.将延后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D.不变4.如图是光在A、B、C三种介质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三种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A、nB、nC,光在三种介质中的速度分别为υA、υB、υC,A.υA﹥υB﹥υC,B.υA﹥υC﹥υB,C.nA﹤nB﹤nCD.nA﹤nC﹤nB5.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类“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如图所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使入射的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应是A.15°B.30°C.45°D.60°6.如图所示,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C.彩色条纹是水平的D.彩色条纹是竖直的7.有关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只需电磁波才能发生偏振,机械波不能发生偏振B.只需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C.横波和纵波都能发生偏振D.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之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8.按频率由小到大,电磁波谱的排列顺序是A.红外线、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γ射线、X射线B.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X射线、γ射线C.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D.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9.图为产生X射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且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A极发出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K极发出C.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A极发出D.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K极发出10.在下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必然频率的A单色光照耀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耀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C.用A光照耀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D.用A光照耀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11.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用波长为2.5×10-7m的紫外线照耀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元电荷为1.6×10-19C,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A.5.3×1014HZ,2.2JB.5.3×1014HZ,4.4×10-19JC.3.3×1033HZ,2.2JD.3.3×1033HZ,4.4×10-19J12.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提出来的A.光电效应实验B.氢原子光谱实验C.α粒子散射实验D.天然放射实验1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14.如图所示,是汞原子的能级图,一个自在电子的总能量为9.0ev,与处于基态的汞原子碰撞后(不计汞原子的动量变化),则电子剩余的能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