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瀑布》教学设计《瀑布》教学设计(精选16篇)《瀑布》教学设计篇1之四教学目标:1.认字10个,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瀑布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继续练习独立识字。2、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意境,积累语言。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喜欢读谁的书?你们知道叶圣陶爷爷吗?看过他的什么作品?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的名篇-------《瀑布》。二、自学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它。三、交流1、汇报识字结果及方法2、谁来读?指名读,正音。四、感悟1、生边轻读课文边想象:这首诗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象?2、再次看图,说明哪些景物是画面上没有的?3、读诗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觉得好吗?4、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一道白银”指的是什么?五、画诗1、以图画形式表达出来。2、引导评价六、诵读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受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诗作画,深理解。配乐朗读,升华诗情。>《瀑布》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联系全诗展开想象,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教学重点: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想象意境。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字、词卡片。瀑布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听录音,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2、你们见过瀑布吗?3、背诵《望庐山瀑布》。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反复读课文,读准字音。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以及你喜欢的句子词语和不明白的地方。3、同桌互相拼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4、教师抽读卡片,说词,说识字方法。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三、指导写字。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反馈。4、学生自由说词,看谁说的多。5、有哪些字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范写。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作业展示,大家评价。作业:写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2、听写生字。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1、自由读文,看你能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2、谁愿意说说自己读书的收获。学生反馈,自主质疑解疑。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句子。4、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结合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描写的美好意境。教师根据学生所选的句子灵活安排学习顺序。适时指导。5、读全文。(1)这么美丽的瀑布,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呢?学生试读。(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评价。(3)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试试,好吗?教师配乐朗读。三、背诵课文。1、学生试背课文。2、教师指导背诵。3、抽查背诵情况。四、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瀑布的许多知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作业:听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瀑布》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教学流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而我课前采取“小导游30秒”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入情入境,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五一节快到了,又是一个旅游的好时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美丽的大自然玩一玩,大家高兴吗?2.在“小火车之歌”的律动下,火车来到了“心语林”车站。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3.了解学情,心中有底。小调查:学习课文前你们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读课文、认字、查资料、提不懂的问题、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等。)l请自己认字的同学读读生字l请同桌同学互读、互纠、互教、互动。二、入情入境,感悟诗意1.小火车开动,来到“快乐林”。2.欣赏影片,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什么。3.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主学习,并作学习汇报。(结合指导朗读,随文识字,重点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4.试着自己美美地读读课文。三、入情入境,畅所欲言1.在优美的瀑布声中欣赏各地瀑布图片。2.我口说我心:说说自己看完图片最真实的感受。(感悟瀑布的雄伟、壮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画外之音】《瀑布》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清清的水》中的一篇主体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乐趣,在朗读中领悟感情,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