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优质13篇)教案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教案的编写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这些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巧妙,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小学语文教案篇一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四字词语。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学生爱科学的情感。3、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两课时同学们,什么是农业?你们想了解农业的变化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2、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3、检查识字效果。4、出示有生字的长句,指名读。5、“开火车”读课后“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6、出示本课生字,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1、自由读课文。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农业的变化大?1、自由读、分小组读课文。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指导朗读两个难句。5、小组练习:根据图片配上文字,练习解说。6、全班汇报,评选最佳讲解员。逐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作物的大棚。小学语文教案篇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2、学习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描写方法。3、背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什么地方?今天老师就带领全班同学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书课题、幻灯片播放地图)3、文章结构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那些字可以看出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2、学习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描写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什么地方?今天老师就带领全班同学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书课题、幻灯片播放地图)3、文章结构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那些字可以看出来?(移步换景: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完课文,天山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谈谈你的感受。(幽静、繁花似锦、五彩缤纷…)2、文章抓住了天山什么特点来写的?(“静”美)3、图片欣赏,了解新疆,了解天山(老师想请一个小导游来为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讲解,从图片让我们整体感受一下天山独特的韵味,谁愿意试一试?)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定有同学迫不及待想去了,那我们就出发吧。来到新疆,可正是七月,到处都是戈壁滩,炎暑逼人。那我们就一起骑马上天山避暑吧。(一)进入天山进入天山,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景物:雪峰、溪流特点:雪峰(高、大、白)溪流(急、清、活)(男女分别读雪峰和溪流的句子)写法: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小结:由上至下,写了天山的雪峰高、大、白的特点和溪流急、清、活的特点。突出了天山寂静的特点。(二)再往里走不要背着迷人的寂静的雪山溪流牵绊了我们的脚步,我们继续前进,再往里走,相信里面还有更加美的景色在等着我们。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写了原始森林什么特点?突出了天山的什么特点?(视觉)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密、绿、)(听觉)马蹄溅起的水声;远处的几声鸟鸣(幽)小结:以动衬静,写了天山原始森林密、绿、幽的特点,突出了天山密林的幽静。(三)再往里走1、山脚像秋天似的凉爽,再往里走就到了春天了。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为什么到了这里就像是春天了?你喜欢这片花海吗?(齐读第四自然段)像….像….像….写出了野花多、高、艳的特点。谁能模仿这个句子写一段话?“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所以小结:连用三个比喻构成一组排比句写出了野花高、艳、多的特点。2、走出这片原始森林,穿过着花的海洋,我们到了这奇丽的千里牧场。四、课堂小结谈谈这次天山之旅你有什么收获?1、看到了天山的美景2、学习了写作方法描写顺序(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等)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等)3、积累了很多优美的词句。五、拓展训练练笔:选择一处你熟悉的地方,试着学习板书设计天山之夏进入天山雪峰(高、大、白)溪流(急、清、活)人间天堂移步换景再往里走原始森林(密、绿、幽)“静”美再往里走野花(高、艳、多)牧场(辽阔、风平浪静)小学语文教案篇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