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怎么出汗能养生-教你正确出汗.pdf
上传人:雨巷****碧易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优选】怎么出汗能养生-教你正确出汗.pdf

【优选】怎么出汗能养生-教你正确出汗.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文档Professionaldocuments如若有用请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怎么出汗能养生,教你正确出汗小编希望《怎么出汗能养生,教你正确出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文章导读:暑伏刚过,天气还没凉快几天,秋老虎又虎视眈眈地袭来,出汗成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虽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 暑伏刚过,天气还没凉快几天,秋老虎又虎视眈眈地袭来,出汗成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虽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汗的好处,但同样是出汗,有些人出了会危害健康,有些人出的却是养生汗。 从汗液看健康你会吗? 人体除嘴唇等极少数部位没有汗腺外,全身有200~250万个汗腺,将其连接起来长达20~30公里。热汗由胸、颈、背等处排出,冷汗则由手心、脚心、腋下排出。人体这些部位汗腺发达,平均每平方厘米有400~600个汗毛孔。据实验测定,每出1公斤汗,可降低体温15℃左右。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分,在1公斤汗水内含有1.53克盐,因而汗水是咸的。出汗过多的人,体内不仅水分丢失,盐分也随之减少。人们在出汗多的情况下,不要光喝白水,还要在饮水中加适量的盐,或多吃稍带咸味的食物,以满足人体对水和盐的需要,达到收支平衡。精品文档Professionaldocuments如若有用请下载收藏以便备查 研究表明,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的强弱与体内细胞中热应激蛋白的多少有关。经常坚持运动的人,体内热应激蛋白合成显着增多,对热的耐受力增强,可抵挡高温热浪的侵袭。而喜欢享受空调的人,体内的热应激蛋白合成减少,对高温的耐受力下降,一旦离开空调来到外界热浪滚滚的环境中,便难以适应。汗腺这一空调装置也会因长时间不用而启动不灵,汗出不来,热量散发不出去,极易发生中暑。 链接:正常人每天约排出500~1000毫升的汗液,夏季可达1500~2000毫升。如果汗腺停止排汗或出汗过多,均是不正常的现象。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品,与鼻涕、眼泪、口水和唾液共称为五液。此外,汗亦被称为心液《素问宣明五气》,而心主血,因此有汗血同源的说法。出汗过多,会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 烈日炎炎下被晒得汗流浃背、桑拿室里大汗淋漓、运动场上挥汗如雨,到底哪种出汗方式才正确? 现代人出汗太被动 出汗有两种方式: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下班等公交车时,被太阳晒得衣服都湿透了;被工作压力所困扰,烦躁焦虑,急得额头微微渗出汗珠;和朋友一起蒸桑拿,在闷热的环境中汗如雨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朱学骏表示,这些出汗方式大都非常被动。总体来说,因为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称为被动出汗,只有因运动而产生的排汗才是主动出汗。调查显示,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能经常运动的人,比例只精品文档Professionaldocuments如若有用请下载收藏以便备查占到28.2%。这说明,现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都是被动出汗。 中医上也有动汗和静汗之分。养生保健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傅杰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额头面部出汗过多,是积滞、内热壅盛的表现,容易烦躁、口苦、尿黄;前心后背出汗,是心气虚,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恍惚健忘。此外,还有些出汗方式,属于疾病来临前的征兆,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时一定要小心中风。 汗液的气味和颜色也有大讲究。汗味如果发腥,可能和热证或湿热证有关,一般属肝热。若发现汗液有颜色,可能是位于面部和腋窝处产生色素的细菌所致,也可能是药物所致,如用碘化物出的汗呈淡红色。 中西医看汗辨疾病 1.汗量 ●无汗:又称闭汗,是指汗腺减少或机体不产生汗液,身体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肤非常干燥,他们多半曾患有皮肤病(如银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闭塞,以致无汗。另外,若身体新陈代谢紊乱,亦可能会无汗。精品文档Professionaldocuments如若有用请下载收藏以便备查 ●多汗:多汗是指在恒温和静态情况下,仍大量出汗。若多汗兼有心悸、食欲亢进、情绪波动、失眠,可能是甲状腺机能亢进。若多汗兼头晕乏力,以及感到饥饿,可能是血糖过低及肝功能欠佳。服用某些药物后,亦会产生多汗反映。若汗出如珠,冷汗不止,须加注意,这是气散虚极的表现,中医学上称为绝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