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笔一黑板.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书一笔一黑板.doc

一书一笔一黑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书一笔一黑板,仅此而已——第五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观摩有感许娜五月的清照故里泉城济南,因名师课堂而更加富有诗意和魅力,几位名师呈现给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我们在享受这精神盛宴的同时,更多的感受到名师之所以称成为名师,他们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对于语文教学深情的执着。此刻,我虽已回到济源,但是每每回想起已经75岁高龄的贾志敏老师的课堂,仍然无法抑制地泪湿眼眶,也许他教给我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方法,更是做人为师的真诚严谨。每天早上8点钟会议开始,而我们同去的5位老师为了能够找到一个视角佳的座位,7点10分就赶到了会场,刚刚坐下,就看到了从舞台后面缓缓走来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微微有些驼背的耄耋老人,我惊呼:他就是贾老师!他就是我上小学时经常在电视里看的“贾老师讲作文”里的老师!20年过去了,我看到了岁月无情的痕迹,老师苍老了许多,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语言和思维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我甚至为他接下来一个小时半的课堂暗自捏了一把汗……时间还早,学生们和主持人都还没有到,只见贾老师独自走到黑板前面拿起粉笔开始板书,毕竟年事已高,老师抬起的右臂微微有些颤抖,但他用极慢的速度一笔一画,笔笔斟酌,一词写完即退后端详,不满意就上前擦掉重新板书,直到满意,他静默地写,我们默默地看——看一个75岁老人如此执拗地坚持用粉笔板书了二十几个生词、画好一个课文结构图表,一共用去了35分钟。而这些如果在电脑上打出来不过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久已不见,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学习前奏,这样的教师板书。我们有那么精美的课件呈现汉字,我们有那么能干的电脑展示汉语。始料未及的是,那么多孩子的字开始写不好字。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开始不敢写,不愿写,有时是没有时间写。一手好字,就是语文老师的命根啊。其实看到这里我已经明白了贾老师在语文课堂半个世纪的坚守,我们在心里对老师的背影肃然起敬。八点整课堂准时开始,课文《母亲的鼓励》。整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对语言的敏感和发现“妈妈”在文中出现2次,“母亲”则出现了9次。这样的一个细节,贾老师不但留心了,而且用足用好。他把“妈妈”板书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后问:“‘妈妈’和‘母亲’有什么区别?”的确,“妈妈”与“母亲”,从知识角度不难区分,然而利用课文,让学生获得语言的敏感,则是贾老师独具慧眼。学生回答:“口头叫妈妈,母亲是书面语言中才写的。”贾老师马上请学生看课文,“写‘妈妈’的都在哪里?写‘母亲’的又都在哪里?”学生浏览课文,发现“妈妈”都出现在人物的话语中,而“母亲”则都在叙述句式里。这样的敏感,还体现在对文本“空白”的把握上:作者写母亲参加孩子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三次家长会,却不写“高中”阶段的家长会。由此,贾老师的语文课上,孩子们又多了一次精彩的“写”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发现?丢了对语言的敏感,就像丢了一把打开语言大门的钥匙。二、严格和慈爱结合的课堂评价贾老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发言,评价中没有丝毫的娇柔做作,不会一味地说言不由衷的话、甜的发腻的夸奖。面对回答欠佳的孩子他会直言不讳:“不对!没动脑!思考过的表达才代表你的水平”“你的考虑太浅显,高年级的孩子应该思考文字背后的意思”“读的不到位,没有把词语的情感读出来。”面对回答优秀的孩子他会毫不掩饰喜爱之情:“读的太好了!你了不得!”“读的比我好!你的名字告诉我!”“大家使劲鼓掌!不要停!”面对胆怯的孩子他会慈爱地鼓励:“明明可以读好的,真的!再来!”“这时的他最需要的是掌声!”……如此评价,真实真挚,给了孩子成长最真切的指导。这堂课最震撼我的是临近结束,贾老师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也得到过别人的鼓励。4年前,体检后,医生告诉我:“你患的是癌症。”我一下子感到五雷轰顶——我不想活了。医生鼓励我,“贾老师,这病不可怕,第一要乐观,第二遵医嘱,第三要锻炼,你活5年10年都没问题。”才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子也鼓励我,他每天晚上都打来电话,“爷爷,今天我又帮助了一个同学。”“爷爷,我数学得了一百分,老师表扬了我!”……每当听到好消息,我就高兴。第三个鼓励我的是张老师,他得知我生病了,特地从杭州赶到我家。我说:“很对不起,我以后不能去济南上课了。”张老师鼓励我,说:“济南的老师、济南的小朋友都等着你给他们上课呢!”听了张老师的话,我坚持再坚持。我这一坚持,就过去了4年……贾老师的话,也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他们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鼓励带给贾老师的力量,再交流自己得到别人鼓励的故事。这让人想起课堂伊始,贾老师请一位学生写“鼓励”时说的话:“有一个词写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鼓励’。”一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听的音乐,名师之魅力,在于人格,在于执着,在于坚守,在于在浮华中始终肩负着教给孩子语言和写作的师者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