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背景介绍巡回画派历程回顾巡回画派作品总体特点巡回画派画家作品赏析背景介绍19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开始让位于浪漫主义,而浪漫主义又遇到现实主义学派日益强劲的冲击。19世纪早期,俄罗斯国内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外有拿破仑的进攻,内有统治阶级的腐化教会的专横、十二月党人的起义。贫富差距的拉大和社会的不平已成为难以掩盖的事实,因而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虽较其他各国晚,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19世纪60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彼罗夫――《送葬》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巡回画派历程回顾由来1863年,皇家美术学院内一批学生,以克拉姆斯科依为首的14人不满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画家协会”。1870年,由莫斯科三位画家盖依、彼罗夫、米塞耶多夫发起成立一个全俄罗斯的美术家联合组织,定名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该协会打破了当时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格局,不断到外省展出,并得到圣彼得堡画家克拉姆斯科依等人的响应,因而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概况1871年10月在圣彼得堡他们举办了首次画展,1953年结束。在其存在的53年中,开展过48次画展。70~80年代,巡回展览画派经历了最繁荣的时期。有作为的大多数画家都参加了这个组织,俄国绘画史上的代表人物如列宾、苏里科夫等都是它的成员。巡回艺术展览协会成为俄国绘画界举足轻重的机构,而学院艺术完全退居到十分次要的地位。萨符拉索夫――《白嘴鸟飞来了》萨符拉索夫――《白嘴鸟飞来了》――希施金――《松树林》希施金――《松树林》――盖依――《彼得大帝审问王子阿历克赛》巡回画派作品总体特点艺术主张提倡面对现实,坚持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真实的再现生活”的美学原则创作。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题材历史体裁现实(风俗)体裁肖像体裁风景体裁巡回画派画家作品赏析代表人物盖依、彼罗夫、米塞耶多夫克拉姆斯科依、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列维坦、谢洛夫等人。巡回画派创始人盖依(1831-1894)――他的创作成为该画派在历史题材上的奠基之作,《彼得大帝审问王子阿历克赛》一画(1871)是在俄国历史画中首次将两种社会力量对抗的冲突场面表现出来的杰作。彼罗夫(1834-1882)――70年代开始积极参加巡回展览画派的活动,80年代进入了肖像画时期。《三套车》和《送葬》反映了他杰出的艺术成就。盖依――《彼得大帝在审问王子阿历克赛》彼罗夫――《三套车》彼罗夫――《三套车》――克拉姆斯科依(Kramskoyhan1837―1887)――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他在彼得堡美术学院中受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有着触类旁通的智慧。认为艺术应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位有见解的人物他很快就成为要求进步的青年美术家的领袖。巡回展览协会第二次展,他展出了反映俄罗斯知识分子悲剧性追求的《荒漠中的耶稣》。肖像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托尔斯泰像》、《无名女郎》.其中,《月夜》是一幅极具抒情诗意的画作。克拉姆斯科依――《荒漠中的耶稣》(1872)克拉姆斯科依――《托尔斯泰像》克拉姆斯科依――《无名女郎》克拉姆斯科依――《月夜》列宾(RepinllyaYefimovich,1844―1930)――善于揭露专制制度,表现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和人物心理刻画等绘画内容的发掘上,被公认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其代表作有爱国题材《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1883-1888)、现实题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870-1873)、《意外的归来》(1883)最让人钦佩的是画家对人物神态表情的刻画。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列宾――《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列宾――《突然归来》列宾――《托尔斯泰像》苏里科夫(SurikowVasily1848―1926)――他的创作充满了对俄罗斯人民始终不渝的信心。他相信自己幸福的基础是祖国的强大和兴盛。1875年毕业于皇家美术学院时被授予“在校一级美术家”的称号。1881年参加巡回展览画派。苏里柯夫曾赴西欧艺术之邦意大利考察学习,还多次深入到顿河、伏尔加河体验生活。他对彼得大帝非凡经历和俄国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这使他最终完成了表现彼得大帝历史的三部曲:《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女贵族莫洛卓娃》和《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苏里科夫――《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苏里科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