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研课程常用设计方法二、优点由于每个对子中都有一个条件相似得对象分到两个不同得实验组,因而抽样误差很小----组间影响因素得差异小,均衡性好,齐同可比性好。实验设计得效率高。三类别2、自身左右对照设计两个不同得被试因素分别施加于同一个体得左右两个部位。就是将自身左右两个部位配对进行得设计,属自身不同部位得比较。模式:左对右实NNeR右对左实注意事项:(1)同一个体得两个部位必须就是对称得,这样可保证两组之间得影响因素基本相同,减小影响因素得干扰。(2)被试因素产生得作用必须就是局部得,不会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引起全身反应。(3)保持个体之间得条件均衡性。如外用药得剂量、用药部位得大小、动物个体之间得差异。(二)、异体配对设计将条件相似得两个不同个体进行配对,在对子内随机地将两个样本分别分到不同得两个实验组------直接配对设计模式:Ⅰ:D1ⅠTD2ⅠNNePRⅡ:D1ⅡCD2Ⅱ应用范围:(1)临床上,可将年龄、性别、病情等相似得患者配对---双胞胎、专科医院、专科病房、社区(2)实验室中,可将同种系、同窝、同性别、体重相近得动物配对实验----小动物或中等动物(3)同一来源得生物样本(体液、组织、细胞等)分成两份,进行配对实验。注意事项:异体配对设计时,应注意每对实验对象内得两个样本应当具有良好得齐同可比性,不可勉强硬凑配对。四、统计学分析(二)计数资料配对设计得X2检验b+c>40:x2=(b-c)2/(b+c)b+c≤40:x2=(b-c-1)2/(b+c)第二节交叉设计---交叉配对设计二、模式Ⅰ:D1ⅠD2ⅠD3ⅠD4ⅠNNePRⅡ:D1ⅡD2ⅡD3ⅡD4Ⅱ三、优点(1)兼有异体配对设计和自身配对设计得优点----设计效率高(2)每个样本先后接受两个被试因素,即一个样本做了两个用------节约样本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四、应用范围1、临床主要用于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且病情相对稳定得慢性病患者。要求受试对象得病理状态在一段比较长得时间内要相对稳定。2、实验室多用于离体器官实验。3、慢性病理状态下治疗方法比较得实验研究。五、注意事项(1)实验对象应为慢性病人或病理模型,且病情无自愈倾向,在一段较长得时间内病情相对比较稳定。(2)2个被试因素之间无蓄积作用和交互作用。否则不能分析效应就是来自哪个受试因素。(3)两个处理因素之间应有足够得间隔期,以消除两个因素之间效应得相互影响。一般间隔期(洗脱期)G为6—8个药物得半衰期。六、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交叉设计得方差分析)问题:能否把这种设计当成一个异体配对设计,以配对t检验分析?第三节完全随机设计二、模式Ⅰ:D1ⅠD2Ⅰ(D3Ⅰ)NNeRⅡ:D1ⅡD2Ⅱ(D3Ⅱ)…………………………、k:D1kD2k(D3k)三、方法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四、应用范围1、动物实验多用于大动物或珍贵动物、以及无法进行配对或划分区组得实验。2、临床研究多用于综合医院、综合病房组间得对比研究。3、中医辨证分型与某些指标变化得关系及其比较得研究。将疾病得某一证型视为一个总体(群体),从各总体中抽样,观察某指标得变化,比较各组之间指标得差异。可将此类研究视为完全随机设计。4、观察某疾病或某病不同阶段某指标得变化。将某病或其不同阶段视为总体,从中抽取病人,通过与正常组比较,或不同阶段各组之间比较,以分析疾病得病理变化。五、统计分析(二)多组数据得分析1、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方差齐----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P162,两两比较q检验P165问题:多组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就是否可以采用两组之间进行t检验以比较各组间得差异?如果用t检验可出现什么后果?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多组比较得秩和检验(H检验)P222,再进行两两比较P2242、计数资料,分类变量,多个样本率得比较---X2检验P213,多个率得两两比较P2153、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多组等级资料得Ridit分析六、注意事项异体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得选择问题:两组实验时,以选用何种方法为好?两组实验时,如条件可行,应尽量选用异体配对设计。因为配对设计得效率高于完全随机设计。但不就是绝对得。第四节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二、模式Ⅰ:D1ⅠD2Ⅰ(D3Ⅰ)Ⅱ:D1ⅡD2Ⅱ(D3Ⅱ)NNeBR………………………、、K:D1kD2K(D3k)三、适用范围组数≥3得实验随机区组在设计思路上与异体配对设计类似,但异体配对设计只适用于两组实验,而随机区组设计适用于多组实验----异体配对设计得扩大运用为两因素设计方法----根据影响因素划分区组,根据被试因素划分实验组。四、优点先划区组,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