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台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的异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槽台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的异同.doc

槽台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的异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槽台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规律的异同地槽—地台说(Geosyncline—platformtheory)是关于大地构造的一种学说。地槽的概念是由霍尔(1859)和丹纳(1873)提出的。地台的概念是由休斯(1885)和奥格(1900)提出的。这种学说把地壳分为活动的地槽区和稳定的地台区。地槽区和地台区两种基本构造单元的形态特征、升降运动、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以及矿产资源等都有很大差异。地槽区是巨大的狭长的拗陷地带,在其发展的前期,地壳表现为强烈的沉降作用,形成下部陆屑建造、海底火山岩建造和碳酸盐岩建造。后期地壳表现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上部陆屑建造、潟湖建造和磨拉石建造。同时,伴随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活动,以及大范围的区域变质作用。地槽回返上升的晚期,岩层挤压褶皱隆起上升,形成褶皱带,在地貌上表现为褶皱山脉。地台区多是具有双层结构的稳定地块,其下部为褶皱基底,上部为沉积盖层,没有沉积盖层的地台称为地盾。地台区升降运动的幅度小,沉积物的厚度较小,岩相比较稳定。常见的沉积建造有含煤铝土矿铁质岩建造、石英砂岩建造、石灰岩建造等。褶皱变动较为和缓开阔,断裂变动以正断层为主,岩浆活动以小型侵入活动和大规模玄武岩喷发为主,变质作用微弱。地槽区和地台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槽台说认为: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其驱动力为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其构造单元分为活动的地槽区和稳定的地台区。地壳可分为地槽、地台两种构造单元。地槽是活动区,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强烈,沉积不稳定型,内生矿产发育。地台是地壳上稳定区,由地槽演变而来,沉积稳定型,外生矿产发育。地台底下有地槽阶段产物。中国有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塔里木地台;有华南地槽系,兴蒙地槽系,祁连-昆仑-秦岭地槽系,青藏地槽系,西太平洋地槽系等。槽台说形成后,从19世纪末至近代,在大地构造学说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它的形成是以大陆壳的地质构造为基础。大地构造学说的争论焦点之一是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还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论又称固定论,主张大陆自形成以来,其位置不变,从未经过水平运移,所以又称为大陆固定论或大洋永恒论。与此说相对立的是水平论,又称活动论,主张在地壳历史演变过程中,大陆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发生过比较显著的水平移动。槽台说便是固定论的重要代表。(一)地槽区地槽区代表地壳上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带,垂直运动速度快、幅度大,沉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和发育。如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亚欧之间的乌拉尔山脉、横贯欧亚大陆呈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我国的天山、秦岭、祁连山等山脉,都是世界著名的地槽区。地槽区呈狭长带状,宽可数百千米,长可达数千千米。(二)地槽区的特征除上所述,地槽区还表现为以下的各种特征:1.巨厚的沉积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于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中以及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岩的共生组合。在地槽区整个构造旋回的每一特定阶段,必然形成与其沉积环境相适应的沉积建造,其特点如下:(1)沉积厚度很大,可达一两万米;但无论是在纵向和横向上,岩性和厚度有很大变化。(2)常表现为由陆相到海相,又由海相到陆相的一套完整的沉积系列。(3)具有明显的节奏和清楚的韵律,即自下而上形成有节奏的沉积顺序:其次还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由于地槽区发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环境多变性,决定了在这一地带矿床成因类型和矿产种类的多样性。在地槽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形成沉积矿床、可燃有机岩矿床、岩浆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及区域变质矿床等;在矿产种类方面可以形成各种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因此地槽区常常是各种矿产资源聚集的宝库。二、地台区地台区代表地壳上构造活动微弱、相对稳定地区,垂直运动速度缓慢、幅度小,沉积作用广泛而较均一,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也都比较微弱。地台区的外形呈近似圆形,直径可达数千千米,是地壳大地构造中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在文献中有“克拉通”(Craton)一词,意义大致与此相当。地台区是地壳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在沉积建造、构造等方面具有如下的特征:1.厚度较小的沉积建造与地台区的升降运动相对应,其沉积建造具有如下特点:(1)沉积厚度(即盖层厚度)较小,一般只有几十、几百米,有时可达一、二千米,但有例外。(2)沉积范围较广,岩性、岩相比较稳定,横向变化不太显著。(3)具有一定的沉积韵律,一般表现为每一旋回开始为陆缘碎屑建造,而后是石灰岩建造,最后又是陆缘碎屑建造。在正常情况下,自下而上建造序列如下:a.地台下降开始,海水侵入,形成地台浅海。由于地台基底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地势逐渐低平,特别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物质大多淋失,而往往残余下来粘土、铝土、铁矿一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