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殊需要》教案《特殊需要》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特殊需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特殊需要》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认5个一类生字,3个二类生字。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名人幽默,培养学生的幽默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幽默和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课文的幽默。基础知识:生字:需:(上下,雨,6)1.需要:(1)应该有或必须有,(2)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2.需用的东西:军需。组词:需要、需用、需求、需索。区分:须要:一定要。铅:(左右,金,5)金属元素,铅字铅印铅笔铅粉铅球废:(半包围,广,5)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半途而废,2.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篓:(上下,竹、9)纸篓、鱼篓、竹篓意思:盛东西的`器具,用竹、荆条等编成。误:(左右,言,7)(1)错误:误解,(2)耽误:误点,(3)使受损害:误人子弟,(4)不是故意,误伤。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知道文章所表达的意思。2.学习一类生字,认识二类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了两篇名人的文章,你对名人的幽默有什么样的印象呢?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两篇和名人有关的幽默。二、学习生字,扫清障碍。三、巩固练习:1.给生字进行扩词。2.听写练习。四、作业:写生字,组2个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文人的幽默所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卡片。2.扩词练习。二、教学新课,学习《特殊需要》1.自由练习读,你认为什么地方最幽默,说一说。2.指生读。了解爱因斯坦和秘书的一次对话,表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和幽默。3.读幽默。体会幽默所在之处。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5.体会这种语言形式简洁夸张,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三、课外延伸。请同学讲讲你所知道的名人幽默故事。四、作业设计:小练笔:自己试着改写一则幽默故事。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处理书后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写出几个带有“娄”的字:篓、蒌、数、屡二、游戏:18猜(一)方法:1.由甲同学心里想一位名人,大家猜。2.这位名人可以是真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在世的,也可以是去世的。3.把所想的名人悄悄地告诉给同学乙,证明所想名人是谁。4.小组其他同学提问题,可以问18次,或者小组同学自定次数。5.小组同学如果没有猜对,学生甲获,反之为败。游戏规则:一次一个同学只许问一个问题,学生甲只能回答“是”或“否”。(二)请一组同学做一遍游戏。(三)小组内同学进行游戏。三、作业设计:回家后同爸爸、妈妈一起玩18猜的游戏。《特殊需要》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感受文中文字所表现的语言魅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爱因斯坦严于律己、勇于改正错误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的幽默。教学难点:感受爱因斯坦幽默、机智与简朴。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爱因斯坦吗?谁来介绍一下?2.板书课题,齐读,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注意不认识的生字,用查字典、相互交流的方式学习生字。3.组内学习生字、交流学习的成果。4.教师检查学习的结果。三、再读课文,体会幽默。1.你读懂其中的幽默了吗?2.是谁提出了特殊的需要?3.这个需要为什么特殊?4.读文章,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5.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四、如果你是那个秘书,听了爱因斯坦的“特殊需要”你会怎么想?五、作业1.书写生字2.把幽默讲给家长听第二课时一、读文复习二、完成游戏1.明确要求2.分组,学生提问。3.宣布获胜同学。三、作业复述课文《特殊需要》教案3《特殊需要》一文,主要写爱因斯坦和秘书的一次对话,表现了科学家的智慧和幽默。文章写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大学,他在向秘书要完一般的办公用具后,又要了个“大大的废纸篓”,秘书不解,他说“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表现了这位大科学家的幽默和严以律己、勇于改正错误的高尚品格。课文短小精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感受文中句子所表现的语言魅力。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一套。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有关图片或事迹资料,为理解课文打好基础。(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2个,既要会认,又要会写,还要理解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