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8-2019学年桐城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出卷人:刘成茂审卷人:何达远部分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Na:23Cu:64Fe:5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1.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B.“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D.“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AB.1mol的甲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数均为9NAC.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等于0.1NAD.60g熔融的NaHSO4化合物中含有的离子键数目为0.5NA3.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用途,下列物质用途及对应解释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用途解释A浓H2SO4干燥剂浓H2SO4有脱水性BSiO2光导纤维SiO2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CFe3O4红色涂料Fe3O4是一种红色氧化物DAl2O3耐火材料Al2O3的熔沸点较高4.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dB原子半径:X<WC.离子的还原性:Y2->Z-D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5.N2O(笑气)、CHCl3(氯仿)都曾在医学上被用作麻醉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O、CHCl3都易溶于水B.N2O、CHCl3都常温下都是气体C.N2O、CHCl3都属于弱电解质D.N2O、CHCl3都是非电解质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稀硝酸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B.氢氧化铁溶液氢碘酸溶液:Fe(OH)3+6HI=Fe2++I2+4I-+3H2OC.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CO32-+CO2+H2O=2HCO3-D.向含0.4molFeBr2溶液通入0.3molCl2充分反应:4Fe2++2Br-+3Cl2=4Fe3++6Cl-+Br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量的氯气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和硫化钠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等量的铜分别与足量浓、稀硝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C.等量的铝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气体体积一定相同D.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硫充分反应,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8.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Na2O2B.SO2C.SO3D.AlCl39.X、Y、Z、W、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25°C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1)溶液的pH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C.W的气态氢化物是强酸D.X、M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M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Na+、Fe3+、Fe2+、SO42-、SO32-、I-、NO3-中的几种离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取两份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1)一份滴入氯化钡固体,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2)一份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SO32-B.可能含有SO42-C.可能含有Fe2+D.可能含有Fe3+11.向含有NH4Al(SO4)2和H2SO4各1mol混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量随着Ba(OH)2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O→A:H++SO42-+Ba2++OH-=BaSO4↓+H2OA→B: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B→C:NH4++SO42-+Ba2++OH-=BaSO4↓+NH3•H2OD→E:NH4++OH-=NH3•H2O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涉及溶液体积变化均忽略不计)()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HCl,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HCO3-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B.有含0.2molNa2CO3和含0.3molHCl的两种溶液:①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HCl溶液中;②将HCl溶液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①②两种操作生成的CO2体积之比为3∶2C.将等质量的Na2O和Na2O2样品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