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汇总12篇)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篇1)活动目标: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2、通过现场欣赏葫芦丝等乐器演奏及随音乐舞蹈,多通道感受乐曲柔美、流等特点。3、积累合作舞蹈的智慧,体验其中的乐趣。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活动准备:1、乐器(葫芦丝、笛子、陶埙),录音带。2、教师用的少数民族服装,幼儿用的自制羽毛腕饰。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完整欣赏录音乐曲第一遍,感受乐曲的美妙、动听。2、幼儿欣赏乐曲第二遍,教师引发幼儿注意听辨主奏乐器------葫芦丝。3、教师现场用笛子、陶埙、葫芦丝分别演奏,请幼儿分辨乐曲中的主奏乐器。4、教师用葫芦丝现场完整演奏乐曲。5、教师与幼儿讨论乐曲的相关信息,如云南、傣族、凤尾竹以及曲名等。6、两名教师穿上傣族服装,合作舞蹈。7、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带上腕饰参与表演,分别进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芦丝表演,教师提示幼儿跟随音乐旋律、节奏做不同动作。8、幼儿分角色两两组合随音乐完整表演艺术1-2遍。活动反思:活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用整合的手段营造了了个审美的艺术氛围,借助葫芦丝、陶埙、笛子、少数民族服装、孔雀舞、教师现场演奏等多种与乐曲相关的要素,帮助幼儿全面感受、理解乐曲。幼儿通过多通道的参与,发展审美能力。不足之处:第一,在双人舞表演之前,应预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两位教师是如何配合的,具体有哪些动作或造型,表演之后教师再组织幼儿交流和尝试,那么幼儿即兴跳双人舞产效果会更好;第二,在与幼儿讨论音乐背景之前,应让幼儿观看云南傣族人民生活和歌舞的录像资料,使幼儿的经验和体验更加直观、丰富。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反思(篇2)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并唱准如弱起的节拍。2.尝试用拍身体的方法替代部分歌词,玩默唱的游戏。3.在默唱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玩具小狗一个。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小花狗》。活动过程:一、音乐游戏《小花狗》。教师出示玩具小狗: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小花狗》好吗?二、幼儿学习歌曲《张家爷爷的小花狗》。1.教师:刚才,我们玩了好玩的小花狗游戏,你知道这只小花狗是谁家的小花狗吗?你知道这只小狗叫什么名字吗?2.教师随着音乐轻声地念歌词,然后,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3.教师放慢速度唱歌,幼儿感受其中的弱起部分。4.幼儿学唱歌曲,教师用指挥的方法,在重拍处用点头的方法唱准节奏。三、学习玩默唱的游戏,表演歌曲。1.默唱游戏:唱一唱,拍一拍。教师: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在唱歌曲的时候,有的歌词不唱,用动作来表示,你们想做什么动作?2.幼儿自主选择动作,教师帮助确定,并带领幼儿练习,例如:拍手、拍腿、拍肩等。3.不唱第一句歌词。师生听音乐拍手和歌唱,进行默唱活动。(表演2遍)4.教师选择小花的歌词,带领幼儿默唱歌曲,试试不唱小花,在小花歌词处做捂嘴巴动作。(表演2遍)5.变化默唱歌曲的动作,引导幼儿不唱小花,但在小花歌词处做拍腿动作。(表演2遍)6.幼儿尝试默唱别的歌词,表演歌曲。教师:你们还想不唱什么歌词,玩默唱游戏呢?(例如:叫小花、名字、小狗等)带领幼儿唱一唱、拍一拍,进行默唱游戏表演活动。活动反思:本活动导入部分非常顺其自然,而且整首歌的歌词也非常简单,因此孩子们学得得心应手,但活动的难点是要孩子唱准弱起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我把整首歌的谱子展现在孩子面前,并在弱起拍的地方作了一个标记,临时顺手拿了一个红苹果贴着,然后反复强调,反复教学,再加上的肢体提示,从而让孩子较顺利地学会控制性歌唱,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由于歌词内容比较简单,在孩子掌握歌曲之后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演唱游戏和创编游戏,我们先进行了一个默唱游戏,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避免孩子因为一首简单的歌唱久了失去兴趣要么不唱要么用很大声的没有感情的声音演唱,于是我们用某个动作或是拍手或是拍腿等来取代歌曲中的某句词,如选择小花的歌词,带领幼儿演唱歌曲,在唱到小花时,不唱小花而是拍手,这个游戏重新引起了孩子的兴趣,活动中发现它也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孩子总是不能按要求做到位,但孩子们能很认真的学,不厌其烦地进行尝试,或许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也可以运用这个游戏来延长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最后进行了创编,孩子们把张家爷爷改成了我们班小朋友的名字,顿时把活动气氛搞得十分活跃,而后又是为小狗创编了很多的新名字,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