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学计划).doc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学计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学计划贵阳十九中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学计划一、总体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2、了解贵阳的气候、物产、民族风情、名胜风光、产业经济等,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品质。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态公德意识。二、教材总体设计思路1、教材以生态文明知识为主线,吸纳先进的课改理念,力求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的教育教学要求。2.抽取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等特征,从学生乐学入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教材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基本不涉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原因和规律的探析。教材以贵阳的人文、地理、气候、景观、产业等为典型范例,来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力争做到“四要”:一要让学生喜欢,二要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影响,三要学生读出贵阳生态的比较优势,四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片,传递各种信息,发挥多种功能。如:用卡通人物陈述故事和提出思考的问题,用彩色照片表现我们生活的城市真实的现象,用图示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原理等。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使陈述更为简洁。由于改变了文字叙述过分强调系统严密的观点,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信息量增加而带来的书本太厚的矛盾,同时,也使学生更爱看书。三、课时安排(31课时)第一章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4课时第二章得天独厚和谐贵阳10课时第三章建设生态贵阳城8课时第四章生态贵阳绿色生活6课时四、教学:1、每一课的“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文字材料进行教学。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观察周围事物,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学习。4、“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多为开放式答案,教师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回答,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收集教学可能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如影片、动画、图片等,并整合到课件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五、评价评价应遵循“三维目标”,即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同时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第一章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课题:人类发展的必然先择——生态文明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2、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贵阳市生态林城建设的思路3、联系生活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践行二、过程和方法目标交流、讨论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博爱、宽容、悲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和谐心灵;2、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四、德育目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五、生态目标为共建爽爽的贵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山好水好地方,珍惜大自然的馈赠教学重、难点:1、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2、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教学方法:介绍、讲解、读图、理解、讨论教学时数:4课时第二章得天独厚和谐贵阳课题:第一节感受家乡生态美课时:2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贵阳市的地理位置、气侯、地貌特征、繁多的生物品种还有丰富的资源。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表,探究问题、综合运用知识以及搜集资料、制定方案、解决问题、表述问题和协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忧患意识,培养热爱家乡、自然、生命和社会的赤子情怀,增强生态意识,并付诸行动。教学重点、难点1.贵阳市气候的特征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特征3.贵阳的稀有物种4.贵阳的资源分布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课题:第二节大西南交通重镇课时:2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贵阳地处西南通往华东、华南的交通要道上;了解贵阳是西南地区的市的交通枢纽;了解贵阳是沟通珠三角的重要通道。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表,探究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贵阳市交通枢纽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第三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课时:4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和认识循环经济。(2)了解和认识环经济循的模式。(3)贵阳循环经济的建设。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表,探究问题、综合运用知识以及搜集资料、表述问题和合作的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