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填空题专项训练题.docx
上传人:雨巷****彦峰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地理填空题专项训练题.docx

高中地理填空题专项训练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高中地理填空题专项训练题PAGE\*MERGEFORMAT20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1)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____和____。(2)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____答案:(1)生活质量健康(2)身体健康解析:略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C________,D________。(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圈层的________,其上部有呈熔融状态的____层。答案: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横波地幔软流层解析:(1)A不连续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为莫霍界面,B不连续面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为古登堡界面。(2)C波初始速度大于D波且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速度降低并继续向下传播直达地心,这证明其速度快穿透能力强,为纵波(P)。D波初始速度慢且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证明其速度慢穿透能力弱为横波(S)。(3)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为地幔,其上部有呈熔融状态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3、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A________带,B_______带,C_______带。(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答案: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温带季风解析:本题以我国为背景,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及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难度较小。(1)A位于我国北方的地区,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位于温带阔叶林带以西,距离东侧太平洋更远,降水条件变差,应为温带草原带;C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水分条件更差,因此为温带荒漠带。(2)图中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分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接纳的海洋水汽逐渐减少,因此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3)A位于我国北方的地区,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属温带季风气候。4、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____。答案:稠密解析:略5、对美国的影响答案:信息网络解析:略6、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面问题。(1)图中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上的山脉是:____、_____;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____(填字母)。(2)山脉C东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西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答案:(1)EFC(2)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解析:题目通过黄河流域的地形,考查我国山脉、地形区及区域分界等问题的识记能力。(1)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的走向,图中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上的山脉是E阴山和F贺兰山;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C太行山。(2)山脉C太行山东侧的地形单元为华北平原,西侧的地形单元为黄土高原。小提示:7、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们开凿自然的能力低下,______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______使人们开垦困难。答案: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湖密布。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土质粘重,农业生产工具落后,开垦困难,耕作业发展缓慢。8、土壤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____,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答案:肥力解析:略9、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分布的范围。A.____B.____(2)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的地形区。A.____B.____(3)说出图中B地等温线闭合的影响因素____(4)C处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此地气温比周围____(高或低)(5)D地的少数民族____答案:(1)28℃<A<32℃16℃<B<20℃(2)四川盆地云贵高原(3)地形(4)低(5)藏族解析:本题主要以西南地区为区域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及其影响因素和我国的少数民族等基础知识,主要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根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等规律可以判断,A处外围等温线为28℃,处于24℃-28℃等温线之间,28为大值,因此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