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初探.doc

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内容摘要】冰心在散文创作上历时最长,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收获丰饶。冰心的早期散文自成风格,闪耀着个性光彩,犹如一只身轻如燕的小舟,满载着鲜花和爱情,微笑和眼泪,本文主要针对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特征粗谈看法。【关键词】自然总归于爱情感深沉情感含蓄自叙传冰心早期创作都具有自然的特色,而尤以散文最为突出。冰心早期散文多选择书书信,随笔、游记等表现形式,恐与她着意追求文章的自然之美不无关系。她对“往事”的回忆,留恋和感慨,出国前后给“小读者”的亲切寄语,以及客居海外,游览于青山之时所写的“杂记”,杂感都显示出她思精技熟,用笔飞动自然的风格美。自然率直,冰心是拿起笔时就做到这一点的,她说“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正因为这样,冰心散文不象扬朔那样以巧思取胜、而是以直白自己的思想性灵见长。她兴之所至,笔之所随,从不矫揉造作,而是“行云流水般地”,说我心中规说的话。无论母亲膝前的娇敢痴语,远离母亲时的深深眷恋;独处异国时浓郁的乡愁,以及从自然山水,花草虫鱼中悟出的哲理警言,无不是他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溢。在《寄小读者》中,她用最不拘束的书信体“最自由、最不思索”地表现自己情感的流云,显得那么清新甜美,沁人心脾。冰心这种自然率直的美学追求,使她在写作时犹如“自己在心里说自家事,或对着自己人说自家事。”这样使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到作者与自己的心灵或亲人之间的无间程度。在这个程度上,读者的心灵完全是信赖地敞开着,仿佛预备与作者一起分享愉悦或承担痛苦。正如狄德罗所说的“心灵本身舒展着迎受这些打击的时候就更准确,更有力地打动人心深处。”所以,我们读冰心的散文,犹如聆听一位感情深沉,性格端庄的“中国才女”,在一片冰雪澄澈的世界里,弹奏着缕缕清婉的琴音,低诉着无限的心事,当她那样絮语着的时候,我们仿佛随着她对往事的回忆和自己生活情感的真情叙述,而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她的感情世界中去了。“创作总归于爱”,鲁迅的名言揭示了创作心理的一条普遍规律。这对冰心来说尤其贴切。冰心创作不仅是“总根于爱”的范例,还独具“总归于爱”的特色。因为冰心还把爱作为文学母题,价值尽度和精神归宿,以爱心为文心,以母爱为天职。这在她早期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成名作《笑》就开启了爱的心幕,显露爱的笑容,那是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神奇美妙的意象,能使心灵“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作者的心幕被爱的微笑拉开之后,竞相涌出的有她从小承受的家人亲朋之爱,远游领会的异邦姐妹间的温情,与小孩子息息相通的童真,跟自然万物亲近同化的生趣??这些实感印象一经她爱的良知的点化,就升华为人生的意义,焕发出诱人的光华,“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显然,爱意温情弥漫于《往事》、《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中,成为冰心早期创作的意向指归和精神标记。《寄小读者通讯十二》里的印证就经历了“心潮几番动荡起落,”才“透澈地觉悟”,“死心塌地的肯定了我们居住的世界是极乐的。”“母亲的爱打千百转身,在世上幻出人和人,人和万物种种一切的互相和同情。这如火如荼的爱力、使这疲倦的人世,一步一步的移向光明!”从而确定了自己的职责,“我只愿这一心一念,永往永存,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颂扬这神圣天边的爱!”这个信念在后来虽然屡遭冲击,却从未被摧毁,只是有所变迁,逐渐深化而已。纵观冰心散文,爱的主旨一脉相承,贯串始终,构成其“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的内核。冰心立足于人生对爱的渴求,从切身体验走步随时随处在发掘、寻味、扩张和升华爱的精神意蕴、也在漫长的探索中逐扬弃泛爱思想而深化爱的社会历史内容,把爱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意志和审美品格,提升为人格良知的标尺和风范,堪称在新文学史上对爱之母题进行着一次最执著最深入的审美巡礼和精神建构。中国古代有“爱屋及乌”的典故,冰心却有“爱人及病”的痴情。你听她说:“我病中没有分毫不适,我只感谢上苍,使母亲和我的体质上,有了这样不模糊的连结,血赤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爱,我爱母亲,也并爱我的病!”爱自己的疾病——多么反常的心理,多么深沉强烈的感情啊!这就是冰心,只有冰心才会用这种出人意料的极至之笔表达诚挚深沉的情感。事实上,冰心是很善于运用这种手法来表情达意的。她写乡愁,并不浓墨渲染,而只是自描地写:“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乡愁;我提着指尖,指上提着乡愁”。一共只用了二个最不经意的小动作,看似漫不经心,却形象地表达了浓郁的乡愁,生动地展现出“乡愁麻痹到全身”,乡愁无处不在的情状。再如:“北京似乎一无所有”,“北京纵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