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首届江苏创意职业教育论坛”方案一、宗旨凝聚群体智慧,创新发展路径;搭建精英平台,共筑思想高地。二、议题本届论坛的中心议题是“以生为本职教富民”,围绕这一主题,就以下诸方面进言立论:1、科学发展观下职业教育“以生为本”的探索。2、“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其实践。3、大职教观下职业教育资源、功能的整合及其优化配置。4、德育的实效性与职业教育德育课程的开发研究。5、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6、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探索,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其他方面的独到见解。三、参与对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和相关组织、行业企业等领导、专家、研究人员以及职业院校的校长和教师等,倡导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及教科研人员等踊跃参与。四、论文征集论文要体现论坛宗旨和目的,理念创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特色明显,重在原创性;要充分反映理论前沿、突出现实问题、体现理性思考,重在可操作性。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文字简约、平实、精炼,字数在2000—4000之间。论文首页左上角注明“首届江苏创意职业教育论坛征文”,正文标题下注明征文内容提要,论文最后注明:作者、单位、职务、职称、年龄、通讯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同时要写有“本文论点及文字材料均为本人所有”的诚信承诺,并签名。论文征集分别由各市教育局职社处(或市职教教研机构)、省职教教研中心组、省职教学会各分会(中职分会、五年制高职分会、技工学校分会和德育分会)和职业院校初选后,向论坛组委会推荐。选送论文数目要求:各市选送论文20—30篇,其中教学类论文不少于1/3;省职教教研中心组在组内成员中组织评选,每组选送2篇;各分会可结合年度论文评选,每个分会选送10篇;高职院校每所可选送2篇。如有少数作者直接寄送论文至论坛秘书处,请标明论文独创和独特之处,并作简要说明。以上材料须在2005年9月20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一式两份,寄论坛秘书处。邮寄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江苏教育大厦1511室),邮编:210024,联系人:马成荣、冯志军,联系电话:025-83239174。信封上请注明“首届江苏创意职业教育论坛”稿件字样。同时,务必以Word文档格式用电子邮件发送到论坛秘书处专用电子信箱,E-mail:HYPERLINK"mailto:cyzjlt@sina.com"cyzjlt@163.com。五、主要成果1、论坛组委会将聘请专家对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对优秀论文进行表彰、编辑出版或在省级以上媒体上推荐发表。表彰奖项设一、二、三等奖100名左右及优秀奖若干名,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2、建立江苏省职业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名专家”智库,择优聘为江苏职业教育发展咨询专家。3、建立江苏职业教育思想新秀后备人才信息库,选择部分人员有计划开展更多的理论提升和实践锻炼。4、编辑出版《首届江苏创意职业教育论坛论文集》。六、论坛组织1、时间:2005年第四季度(具体时间另行通知)。2、地点:南京。3、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4、支持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报刊社,江苏省职业教育科研中心。5、论坛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论坛组委会委员;设立论坛秘书处,负责论坛筹备的各项具体事宜。七、报名论坛采取自愿和特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凡围绕本次论坛议题,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独特见解和思考者,都可以提供书面材料。对提供论文并被选入为优秀以上论文者,将被优先邀请参加本次论坛。邀请参加论坛人员的名单另行通知。请各地各校认真组织好此次工作,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打造论坛品牌,促进全省学习型职教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