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下).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单片机原理(下).ppt

单片机原理(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定时器、计数器的作用定时的实质仍是计数MCS-51内部有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5.1定时/计数器的控制结构定时/计数器的逻辑结构5.2内部定时/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⑵方式1:16位计数器⑷方式3:T/C0分为两个8位计数器5.3内部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编程及应用⑵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⑷初值的计算例1设晶振频率6MHZ,T0作为计数器,对外部脉冲计数,当计满1000时使T1定时2ms,定时时间到后,T0又开始计数,周而复始。解:①计算计数初值:TP=12/6MHZ=2μsTC=T/TP=2ms/2μs=1000C=216-TC=65536-1000=64536=FC18H②确定TMOD方式字:T0为计数方式,T1为定时方式,都使用工作方式1,因此,TMOD=00010101=15H例2设晶振频率6MHZ,要求在P1.0引脚输出周期为4ms的方波。解:需要产生2ms的定时,采用定时器1,工作在定时方式1。①计算计数初值:TP=12/6MHZ=2μsTC=T/TP=2ms/2μs=1000C=216-TC=65536-1000=64536=FC18H②确定TMOD方式字:T1为定时方式,使用工作方式1,T0不使用。因此TMOD=00010000=10H采用查询方式。第8章MCS-51的中断系统PC两个外部中断:INT0和INT1(即P3.2和P3.3)两个定时器/计数器溢出中断:TF0和TF1(标志位)一个串行口中断两个外部中断源其触发方式可由指令对IT0和IT1进行设置来选择ITX=0:低电平触发;ITX=1:下降沿触发①下降沿触发方式系统每个周期对INTX引脚进行检测,当系统在某个周期检测到该引脚为高电平,而其后的周期检测到低电平,则会对TCON中的对应中断请求标志位IEX置位,向CPU发出中断请求。CPU一旦响应中断,进入中断服务程序,IEX会被自动清除。中断请求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至少应各保持一个机器周期。②低电平触发方式系统每个周期都对INTX引脚进行检测,当被检测到为低电平,则认为发生了外部中断请求,该中断请求被直接送到CPU并立即得到响应,在INTX引脚的低电平至少应维持一个机器周期才能保证被检测到,但在中断服务程序返回前,这个中断请求又必须被清除,因此,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对其清除,而低电平触发方式并不使用中断请求标志,因此要用附加电路进行中断请求的清除。INTx片内定时/计数器TX溢出中断源四.中断标志寄存器五.中断开放的控制六.中断优先级的设定七.中断的响应及入口地址+5V规定外部中断1为边沿触发方式,低优先级。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将寄存器B的内容循环左移一位,B的初始值为01H。编制中断初始化的主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第6章MC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51系列单片机用于系统扩展的三总线结构一般有三种方式:简单I/O口的扩展;采用可编程的并行I/O接口芯片扩展;利用串行口进行并行I/O口的扩展。简单I/0口的扩展输入口地址:XXXXXX01XXXXXXXX=0100H输出口地址:XXXXXX10XXXXXXXX=0200H②扩展的I/O口与P1口相连的情况可编程多功能I/0接口芯片8155⑵8155的引脚和内部结构⑶8155的端口地址⑷8155的命令/状态字×8155工作在ALT4的PC口线联络信号定义:⑹8155与单片机的连接⑺8155的初始化编程39第7章MCS-51的串行通信接口⑶异步传送方式⑷同步传送方式⑹串行通信线的连接方式⑺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MCS-51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结构串行接口的特殊功能寄存器⑵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⑶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发送:当TI=1,只要一条写SBUF的指令:“MOVSBUF,A”累加器A中的8位数据写入SBUF,此时TXD发出移位时钟,数据经RXD串行进入移位寄存器。当8位数据发送完毕,硬件置TI=1,CPU可以通过中断方式或查询方式来确定一个字节的数据是否已发送,并准备下一字节的发送。例⑵方式1:10位异步接收/发送⑶方式2:11位异步接收/发送②用作多机通信时的控制位⑷方式3:11位异步接收/发送(波特率可变)MCS-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波特率⑶方式1和方式3,波特率取决于SMOD与定时器T1的溢出率。例本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