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1《芦花鞋》 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1《芦花鞋》 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1《芦花鞋》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芦花鞋》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wéikǒngbiānzhīxúnmìqíqiúfǔmōyíhuòyíhànwūjì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搓.绳(cuōchuǒ)祈.求(qíqǐ)雪屑.(xuèxiè)葵.花(kuíkuái)遗憾.(hàngǎn)污.迹(wūkuī)三、多音字组词。sài()qiáng()bā()塞强吧sè()jiàng()ba()四、比一比,组词语。绳()倾()祈()拔()编()蝇()顷()析()拨()偏()五、写近、反义词。1、近义词。均匀—()欣喜—()遗憾—()清新—()2、反义词。漂亮—()空闲—()同意—()寒冷—()六、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芦花()的芦花鞋()的街面()的空气()的青铜()的葵花七、选字填空。憾撼1、青铜摇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2、只要轻轻()动树枝,积雪就会落下来。应映3、青铜卖鞋反()了他的优良品格。4、青铜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反()不过来。漫慢5、望着()天大雪,他急坏了。6、大雪()()地停了下来,他高兴起来。八、按要求写子。1、两双鞋像四只鸟窝。两双鞋像两对鸟。(用关联词联成一句句话)2、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子吸引住了他们。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3、因为..一路上都是雪,所以..那双鞋竟然没有一点污迹。(用加点词造句)4、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难道不是一笔重要的收入吗?(改为陈述句)九、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当第一双男鞋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两双鞋,在一家人手里()地看个没够。这两双芦花鞋,实在是太好看了。那柔软的芦花,()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朝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散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四只鸟窝,()两对鸟。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所有空闲都用在芦花鞋的编织上。他们编织了一百零一双鞋,第一百零一双是为青铜编织的。青铜也应该有一双新的芦花鞋。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几十双芦花鞋到油麻镇上去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卖了出去,()过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A、又像B、竟像C、仅仅D、传来传去E、既像正确的顺序是()—()—()—()—()2、“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中“倾覆”是什么意思?3、“当第一双男鞋和第一双女鞋分别从爸爸和妈妈的手中编织出来时,全家人都很开心。”为什么全家人都很开心?4、“这两双芦花鞋,实在太好看了。”芦花鞋“好看”具体表现在()A、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B、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C、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只鸟。(二)课外阅读。雨花石玲玲看见妈妈的桌子上放着几颗红色花纹的石子,问:“妈妈,这是什么石子?”妈妈说:“这是雨花石。”接着,妈妈给玲玲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1946年的一个夏天,天快要亮了,一辆黑色的囚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岗上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个被绑着的人,这人被拷打满身是血,但他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那样坚定。突然,从敌人的刺刀从中推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便一头扑进了爸爸的怀抱。敌人恶狠狠地把男孩从他爸爸身边拉开,威胁地说:“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求求他,让他交出地下党名单,就可以活命。不然,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这男孩没有说话,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和爸爸紧紧地靠在一起。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向敌人投去一瞥轻蔑的目光。敌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中,男孩被拖走了。但在当晚,这个男孩被敌人拷打后又被赶出了监狱的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到了一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组织做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妈妈讲完了故事。小交通员的光辉形象立刻浮现在玲玲的眼前。玲玲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1、文中妈妈讲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主要事件是。2、文中画“”的句子的含义是()A、说明这男孩对敌人非常憎恨B、说明这男孩不愿离开爸爸C、表现出这个男孩宁可和爸爸一起被敌人杀害,也不向敌人屈服3、文中画“”的句子,爸爸感到“欣慰”的是。“曙光”比喻。4、文末,玲玲为什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