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深圳市福田区福民小学吴术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小蝌蚪执着、不放弃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二、讲读课文1、出示第一幅插图。提问: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帮助学生理解“一群”。)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课件演示),这叫多少蝌蚪呢?(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指名读第一小节)5、用手做“甩着”的动作,体会小蝌蚪快活的心情,指导朗读。6、小蝌蚪妈妈是谁?出示第四幅图,说说青蛙长什么样?书中怎样描写的?让学生比较。课文上描写的: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换一个说法: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特点。7、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都遇到了谁?8、理解蝌蚪遇到鲤鱼的变化及心情,理解“迎上去”,适时指导朗读。9、理解小蝌蚪遇到乌龟时的变化及心情,理解“追上去”,指导朗读。10、理解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变化及心情,指导朗读。11、用“已经”说话。12、拓展阅读13、仿照课文描写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描写毛毛虫和蝴蝶。三、作业设计收集青蛙捕捉害虫的资料,上传到班级网站四、板书设计找妈妈小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点评: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3、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出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4、写这个环节设计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以后在备课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