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规培养.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规培养.doc

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规培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规培养这学期我担任了小班老师,经过几个月的磨练,我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会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也只有常规建立好了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一、用心去爱每个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如我班于金澳小朋友,刚入园时天天哭闹,自己坐在椅子上和谁也不说话,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就是哭着要找妈妈,我看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地和他聊天,说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没事就抱抱他,亲亲他,吃饭的时候喂他吃饭,在组织活动时也特别注意他,经常提问他。并随时随地的鼓励他。渐渐地,他来幼儿园不哭了,开始自己吃饭,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做游戏了!也很喜欢我了,现在他天天都笑呵呵的,再也不哭了!对于我给他布置的任务,他都很积极的去完成。是他让我明白了爱孩子是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的前提。二、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礼仪小标兵。”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即使掉了也会捡起来,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三、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理解常规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如幼儿在玩玩具时,经常把玩具咬在嘴里,针对这个问题,正巧前段时间感冒生病的幼儿较多,我就给幼儿讲了一个有关咬玩具,不讲究卫生的小兔子生病的故事,由于有了关于感冒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我的话理解很快,有的幼儿就会立即对我说:“我再也不咬玩具了。”因此,常规培养要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此外,良好的习惯不是在幼儿园才能形成的,也不是在幼儿园才这样做,它的形成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在任何时候都受益。我们需要与家长协调一致,有效地沟通配合,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地发展。只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常规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