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之——易混虚词辨析.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正确使用词语之——易混虚词辨析.ppt

正确使用词语之——易混虚词辨析.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第二节虚词考查内容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练习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练习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怎么区别呢?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明天我在家。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如: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了我一本书。别拿我开玩笑。他手里拿着一本书。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如: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如:我和弟弟都去过。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如:我和弟弟都喜欢语文。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如:我将努力和弟弟改变对立关系。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如: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练习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附加意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练习常见虚词使用问题1、错位所谓错位,是指句子中需要某一个虚词,只是这个虚词的位置不当,而应当放在另一个位置上错误。巩固练习:(1)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有做最后决定。(2)校运动会上我受了伤,同学们不但关心我,连班主任也给我包扎伤口。(3)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4)第二天,三个人又商量了一个主意:把他们科学试验的意义和已经取得的进展情况,向上海市委领导写一封信。因此,我们要明辨虚词的位置。任何虚词在句中都有其“专座”,如副词一般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介词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连词虽然不和任何句子成分发生关系,但由于表意的需要,其位置有时在主语之前,有时却在主语之后,不能随意挪动,不然就会犯“错位”的毛病,从而影响文意的表达。2、多余或残缺多余是指文句中根本不需要某一虚词时却用了某一虚词的错误。巩固练习:(1)如果延误了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在新能源一旦成熟之后,埋在我国西部国土下的这笔巨资,又会再值多少钱呢?(2)麦吉尔大学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和靠文字传递信息的报刊杂志相比,电视无疑是一种更现代化的传播媒体。(4)桂林山水不仅以它的秀丽多姿吸引了无数游客,以它的奇特风貌把人们带入梦幻的仙境。(5)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的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3、误用误用是指句子中需要用某一个虚词而运用时却用了另一个虚词的错误。巩固练习:(1)他们深为党中央对海南人民的关怀而感动,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搞活经济要靠改革、靠发展生产,不能靠歪门邪道。(2)这次他是有惊无险,但是有一点皮外伤而已。(3)今年要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抓好。为了避免误用虚词,我们必须明辨关系。一是指能明辨复句的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就连词以及具有关联作用的副词而言的。不明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导致虚词的误用;二是指要明确分辨虚词和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否则,也会导致虚词的误用。4、矛盾巩固练习:(1)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教育着我们的李老师。(2)对古代文学遗产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它,剔除其封建的糟粕,批判地吸收了对我们有用的东西。1、凭借正确的语感。2、对造句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虚词,适当作些比较。3、在一段话中,做到正确使用虚词,还要瞻前顾后,考虑表达内容的需要。4、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如:①语境分析法(词义、句意)②语法分析法(词性、句子结构、复句关系、搭配关系等)③表意分析法(歧义、是否完整、是否准确、是否矛盾)④位置分析法(位置是否恰当、是否颠倒)⑤余漏分析法(是否赘余、滥用、遗漏等)例1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你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考理科?”(A、还是B、或者)[解析]A。二者都可以表示选择关系。但“还是”有疑问的语气,可以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而“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所以应选用“还是”。例21999年6月,许多人取出银行存款,投向股票市场,只相信股票市场回报快、利润高。(A、因为B、由于)[解析]A。二者都可以用在复句中表示原因。但“因为”既可以用于前一分句,也可以用于后一分句;而“由于”只能用于前一分句,不能用于后一分句。该复句后一分句表示原因,所以应选用“因为”。例3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