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豆柴****作者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长城,这一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以其无与伦比的宏伟气势、无比坚固的构造和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2.1万千米,有城墙、敌楼、关隘、烽火台等设施。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各朝各代都有所修缮和扩建。其中,明朝是长城修建最为鼎盛的时期。明朝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约1.3万千米。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长城的建造过程充满了艰辛。据史书记载,修建长城的民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不分昼夜地劳作,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在修建过程中,许多民工因劳累过度而死亡,甚至有报道称,为了修建长城,每修一千米就要牺牲一百人。长城的建筑材料主要来自各地,包括砖石、木材、泥土等。在修建过程中,工匠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各种先进的建筑技术。例如,为了使城墙更加坚固,工匠们采用了“夹板法”,即在城墙两侧夹上木板,然后用砖石填充,这样可以使城墙更加牢固。长城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有效地防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其次,长城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长城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1.下列关于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2.1万千米。B.长城的修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各朝各代都有所修缮和扩建。C.明朝是长城修建最为鼎盛的时期,全长约1.3万千米。D.长城的建筑材料主要来自各地,包括砖石、木材、泥土等。答案:A2.下列关于长城建造过程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修建长城的民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不分昼夜地劳作,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B.为了修建长城,每修一千米就要牺牲一百人。C.在修建过程中,工匠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各种先进的建筑技术。D.长城的建造过程充满了艰辛,许多民工因劳累过度而死亡。答案:B3.下列关于长城在我国历史上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城有效地防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B.长城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C.长城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D.长城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答案:D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介绍了长城的地理位置和修建历程,为下文论述长城的作用做了铺垫。B.文章通过对长城建造过程的描述,突出了长城的坚固和民工的辛勤付出。C.文章通过对长城在我国历史上作用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敬仰之情。D.文章在论述长城在我国历史上作用时,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答案:D5.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长城比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长城在中华民族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敬仰之情。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题【阅读材料】《时间的韵脚》时间是一位诗人,它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写下了不同的篇章。有的人,时间在他身上留下了淡淡的墨香,那是岁月静好的证明;而有的人,时间则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那是经历风霜雨雪后的见证。不论如何,时间总是在悄无声息地流逝,它不因任何人的停留而驻足,也不因任何人的离去而加速。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滴水珠,虽渺小却也独一无二。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是对我们生活态度的一种提醒。面对不可逆转的时间之流,我们能做的是珍惜当下,把握现在,让每一刻都充满意义。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不要在回忆中寻找未来。活在当下,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成为时间诗歌中最美的那一行。时间教会了我们成长,也教会了我们放手。它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情即便再不舍也要学会告别;有些人即便再难以割舍,最终也会成为回忆的一部分。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也是时间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经历与感悟。1.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A.时间是无情的B.时间教会我们成长与放手C.时间是诗人的笔触D.时间是历史的见证2.“淡淡的墨香”和“深深的痕迹”分别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字回答)3.文中引用了古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含义是什么?(不超过50字回答)4.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时间教会了我们成长,也教会了我们放手”这句话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