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常州市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学校组织大家到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承‘三杰’志·逐青春梦”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你也参与其中。【注释】“三杰”:指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位革命人物。1.活动前,要进行方案设计,请你再另外设计一项活动,填入表格。活动名具体内容称音乐微学唱瞿秋白翻译或创作的革命歌曲,畅谈启迪和感团课悟。红色讲听常老师讲“三杰”故事,在互动中感受革命情怀。座___________2.活动中,大家纷纷在馆内留言板上写下体会,请你仿照小语的话也写一句留言。小语:先烈如明灯,引领着我们去“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3.活动后,小文代表学校给纪念馆常老师写了一封感谢信,但有一些错误,请你修改。感谢信尊敬的常老师:您好!A感谢您在闲暇之余为我校师生做“光明之路”的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声情并茂。B您的精彩讲座,让同学们明白了始终为理想不懈奋斗奉献自己宝贵青春。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成长的关心与帮助!①画线A句中“光明之路”标点误用,应改为:________②画线A句中“闲暇之余”用语不得体,可改为:________③画线B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改为:________④感谢信的格式不规范,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汉字,创造于三千年前,它是巍然独存的唯一古文字。②从méng()芽到襁褓,经历甲骨文的青涩童年,钟鼎文的执着印记,小篆的开枝散叶,________,在演进过程中涵养着人的心性。③山川河流入字,文墨精神入字,铮铮铁骨入字,朗朗乾坤入字,涓涓潺潺,潜移默化。④它以无穷的魅力________(承转/承担/承载)了灿烂的古代文明,yán()续了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维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4.(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éng)________芽(yán)________续(2)结合语境,从第④句中的括号内选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5.将下列语句填入第②句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A.隶书的温润平和,楷书的端正严谨,草书的狂放不羁,行书的洒脱通透B.隶书的端正严谨,行书的狂放不羁,楷书的温润平和,草书的洒脱通透C.楷书的端正严谨,隶书的洒脱通透,草书的狂放不羁,行书的温润平和D.行书的洒脱通透,草书的狂放不羁,楷书的温润平和,隶书的端正严谨6.阅读古诗,完成题目。下第①后上②永崇③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④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注释】①下第:落第,未考中。②上:上书。③永崇:指长安。④芙蓉:荷花,莲花。作者借用某个事物来暗示自己的情志,于是这个事物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请结合本诗最后两句,对此作具体分析。阅读两则文言,完成下面小题。甲孙兴公①为庾公②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③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④亦不近。”孙遂沐浴⑤此言。(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注释】①孙兴公:孙绰。②庾公:庾亮。③卫君长:卫永,字君长。④倾倒处:令人佩服的地方。⑤沐浴:沉浸其中并反复品味。乙苏峻既至石头①,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独在帝侧。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②邪?”钟曰:“国乱不能匡③,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④将执简而进矣!”(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注释】①苏峻既至石头:指苏峻起兵谋反。石头,南京城。②弊:通“毙”,死。③匡:保护。④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以记事于史籍时不加隐讳、秉笔直书著名。7.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表示尊敬)/投诸渤海之尾(众多)B.倾倒处亦不近(平凡,一般)/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C.或谓钟曰(有时)/或王命急宣(有人)D.执简而进矣(选拔)/简拔以遗陛下(选拔)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1)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2)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9.结合甲乙两文的中心意思分别写一句勉励自己的话。结合甲文:_____________结合乙文:_____________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沐浴”一词,表明孙兴公并不认可庾亮对卫君长的评价。B.甲文“孙兴公为/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