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docx
上传人:映雁****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docx

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永葆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同志们:根据中央和的部署,我省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分三批进行。参加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是党政机关和城市基层,已先后告一段落;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是农村,今天会议部署后就要全面铺开了。在前两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关于“关键是取得实效”和“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指示精神,坚持重在联系实际、重在讲求质量、重在取得实效,坚持抓理论武装、抓主题实践、抓创新载体、抓作风转变、抓制度规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履行义务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得到加强,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有力促进,构建和-谐广东的举措更加落实;建立健全了一批制度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制度更加完善。通过前两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必须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做到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增强教育活动的推动力;必须坚持抓住主线、围绕大局,做到明确方向、服务中心,增强教育活动的统筹力;必须坚持正面教育、树立典型,做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开门教育,做到扎实有效、群众满意,增强教育活动的说服力;必须坚持创新载体、分类指导,做到生动活泼、有的放矢,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必须坚持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这些经验体会,对于我们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找准着力点,切实搞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近,胡-锦-涛就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胡-锦-涛的重要批示,明确了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题、基本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对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和做好农村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根据胡-锦-涛的重要批示和全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的精神,我省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新加强,党员队伍素质有新提高,解决“三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新进展,固本强基,惠及群众,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按照这个要求,我讲四点意见:一、认清形势,增强搞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几千年以农为本,新中国以农业为基础,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发展,才有广东的全面发展;农村稳定,才有广东的稳定;农村和-谐,才有广东的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而所有这一切,都要依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所以,搞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党员队伍教育好,意义十分重大。我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努力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中心镇和专业镇建设,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破解“三农”问题,使农村的各项工作出现了喜人局面,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党建、促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深入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培养树立了一大批农村先进典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所有这些,都为搞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日益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业受市场和资源环境的双重制约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有的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农村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的规划建设落后,有的村“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农民的生活还相当贫困。从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