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docx
上传人:鸿朗****ka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让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docx

如何让流动党员永葆先进性.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北京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当前,我国处在一个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相互激荡,交互推进,正在引起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探索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进而加强流动人员中党的工作,是新时期整个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研究解决这一课题,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深入的调查———让北京6万流动党员找到了“家”为了尽快摸清北京市流动党员的整体情况及教育管理工作现状,自2004年4月,在中组部组织局的指导下,北京市委组织部历时5个多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调查。经过调查,截至2004年6月,北京市共有流动党员62072人,其中外省籍的有31157人,北京市籍的有30915人。从总体上看,北京市流动党员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构成比较复杂,生存状况差异较大。从年龄结构看,虽然青壮年占有相当比例,但各个年龄层次均有分布,其中35岁以下的占36.3%,36—45岁的占27.3%,46—60岁的占31.3%,60岁以上的占5.1%。从受教育程度看,流动党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0.6%,在京流动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0.7%,流动党员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在京流动人员。从收入水平看,收入相对较高的(月收入3000元以上)占22.3%,收入水平较低的(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1.9%。二是社会分布高度分散,就业分布相对集中。全市62072名流动党员遍布全市各个区县、各个行业,但就业岗位却集群“扎堆”,主要分布在建筑业(26.3%)、民营科技企业(15.7%)、商业饮食服务业(13.1%)、制造业(11.4%)、居民服务业(11.1%)等5个领域。这和北京市流动人员总体分布的状况具有一致性,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具有一致性。四是部分流动党员就业和生活趋于稳定,流动性降低。民营科技企业、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律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传媒影视等行业中的外省籍流动党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或正在北京置办家业和产业,流动性降低。调查显示,流动党员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主要表现在:对党的事业有信心,愿意继续做一名共产党员。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流动党员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或比较有信心。他们表示,即使重新选择,仍然愿意做一名共产党员。拥护党的富民政策,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较强。绝大多数流动党员认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拥护党的富民政策;他们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较强,除一小部分流动党员是因失业、无工作被动进入市场外,多数流动党员是主动进入市场、迎接市场挑战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工作态度积极。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流动党员认为在不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再考虑个人利益。同时,他们也都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民主意识较强。在回答“您认为党员的哪些权利最需要保障”时,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表明流动党员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愿望。富有成效的探索———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委坚持把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主动应对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挑战,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与“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和社区党建紧密结合,遵循“条块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坚持组织先行,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基层党组织。近年来,针对流动党员以“两新”组织为主要就业领域的现状,北京市加大了“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力度。截至2004年6月,共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2649个,其中,在大型摊群市场建立党支部38个,在商务写字楼建立楼宇党支部56个。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建筑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在全国率先成立外地进京施工企业党委,依托各省市驻京建筑队伍管理处,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累计建立了392个基层党组织。———坚持服务为本,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服务为本,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开展了以“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各区县、各部门依托城市社区或农村乡镇,设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东城区在社区建立“365阳光驿站”,每天安排专人为流动党员提供咨询服务,吸收他们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崇文区职介中心党委紧紧抓住为党员就业提供服务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出“情景效能八平台”的就业指导模式,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