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隐性遗传因子性状分离自交杂合子显性遗传因子控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表现一、孟德尔简介二、杂交实验(一)1956----1864------18721.选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性状易区分且稳定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P(亲本)F1(子一代)高茎DDX高茎Dd矮茎dd互交正交反交纯合子、杂合子F2(子二代)高茎DD:高茎Dd:矮茎dd1:2:1分离比为3:13.解释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验证测交(F1)DdXddF1是否产生两种比例为1:1的配子高1:1矮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三、杂交实验(二)1.黄圆YYRRX黄圆YyRr黄圆Y_R_:黄皱Y_rr:绿圆yyR_:绿皱yyrr9:3:3:1亲组合重组合绿皱yyrr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①1866年发表②1900年再发现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蛐偷谋硐中问健1硐中?基因型+环境条件。五、小结1.后代性状分离比说明3112.n对基因杂交F1形成配子数F1配子可能的结合数F2的基因型数F2的表现型数F2的表型分离比:1:1:0杂合子X杂合子杂合子X隐性纯合子纯合子X纯合子;纯合子X显性杂合子12??24??416??39??24??3:19:3:3:1??2n2n4n3n2n(3+1)n第二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体现在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证据:果蝇杂交(白眼)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D佝偻病现代解释:遗传因子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一、减数分裂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2.过程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成着丝点分裂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染色体2NDNA2C4C2N4CN2C2N2CNCNC3.同源染色体AaBb①形状(着丝点位置)和大小(长度)相同,分别来自父方与母方的②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③区别: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与非姐妹染色单体④交叉互换()4.判断分裂图象奇数减Ⅱ或生殖细胞散乱中央分极染色体不有丝有配对前中后偶数同源染色体有减Ⅰ期期期无减Ⅱ二、萨顿假说1.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2.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②成对存在③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④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3.证据:果蝇的限性遗传红眼XXWWX白眼XYwXWY红眼XWXw红眼XXWW:红眼XX:红眼XY:白眼XYWwWw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②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三、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四、遗传图的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患病为伴性。遗传特点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代代相传,正常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