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编.docx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做到能正确的判断6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2、会按商品的标价付款。活动准备:1、布置超市的情景,贴有1—6数字标价的商品若干(商品为废旧的半成品材料),每人2—3张纸币(为1—6的圆点纸片代替)。2、教学挂图一副。3、与本主题相符的幼儿用书图画。活动过程:一、开始不分组织幼儿,导入活动主题。二、基本部分1、目测数群。出示挂图,开始活动。“乐乐超市今天开业了,我们来看看这组货架上有什么商品?”数一数:每种商品各有多少?想一想: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很快的知道它们的数量?引导幼儿先目测一组数群。然后再接着往下数,最后说出总数。2、比较6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引导幼儿观看:看看水果架上的物品各是多少?谁多?谁少?怎么样变成一样多?知道橘子是5个,梨是6个,橘子比梨少一个,梨比橘子多一个。请小朋友一起来想办法,怎么样橘子跟梨就会一样多?3、超市购物。请根据商品的标价和自己的钱数“卡片上的圆点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4、和小朋友们一起观察书中物品的多少,比较6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三、结束部分教师点评,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时,引导幼儿继续玩到超市购物的游戏,到超市时会看到商品的标价。中班数学活动教案2说教材分析: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其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数学活动都来源于幼儿生活,又用之于幼儿生活。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是在“三、八”节之际,在有着浓浓母子亲情主题“我有多爱你”中的一个活动,主要借助送妈妈的礼物及礼物上的数量来感知数字的实际意义,并在看看、数数、画画中进一步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整个活动中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通过给妈妈选礼物,数礼物,给礼物包装等环节来学习数数,理解数量关系,最后还把层层包起来的礼物回家亲手送给妈妈。从活动的题目上看,它就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以“送妈妈礼物”这条情感线上调动着孩子们的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我执教这个活动时,“三、八”节已经过了,但我希望在孩子们心里一直记得应该让妈妈每天都像过节一样快乐,心里一直记得妈妈。预设教案时,我是把“礼物”上的数量是直观的有显性的,而情感这条线是隐性的,用于每个环节中的引导语和总结语。(反思:在实际的活动中,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好显性和隐性两个问题,特别为了突出重点,把隐性的这条情感线一直被数及数量关系掉了)说目标和重难点: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为:1、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2、用勾画的方式表现礼物的外形,直观的感知数量关系。3、感受送妈妈礼物的快乐。(新纲要中指出:各领域是相互渗透的,所以我也制定了这个情感上的目标)重点: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难点是: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的勾画圈数。(反思:对于难点的把握心里总存着一定的疑问,在最后勾画的环节上示范因为教具准备的不够周到,没有到位,本来想目的是画7圈的,但画不下也未画清楚。)说准备:幼儿已有知识的准备:幼儿已有了送妈妈礼物的经验,6以内各数的基本数量关系等。本活动的准备:礼物卡片与幼儿人数相同,内容:包、糖果、盆景、水果篮、鲜花、气球、项链共七种;统计表一张,各种颜色画笔等。(反思:活动后,发现作这些准备时,太过急,毛糙,不够清楚,给孩子们在观察讲述时,带来了一些干扰;还有就是自己本身对教材还未熟悉,更严重的是因为借班执教,对幼儿本身的熟悉及他们已有知识的熟悉都还未作好充分的准备)说活动过程:环节一:简单的谈话导入后,让孩子们自选妈妈的礼物,并统计礼物总数及发现礼物上的秘密。目的,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数字与数量关系。(反思:全部幼儿能在我数完7个数后挑选好礼物回位置觉得这一细节是我预设比较满意的,我怕孩子们千挑万挑的废时间;幼儿发现礼物上的'秘密上观察较仔细。不足:其一,语言组织不够精练,导致时间把握不准确,花的时间太多;其二,细节考虑不够周到,在发现秘密的时候不应该重复那么多,又花费时间。)环节二:统计相同礼物的数量。目的:进一步巩固数量关系。(反思:孩子们能在引导下自主的分组,找伙伴找得很准确但因缺少对分组这样环节的经验,组织不够紧凑,有点乱,又花费时间了;最后的环节小结不够清楚)环节三:包礼物。目的:直观的感知数量关系,巧妙的用包礼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