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题型分析:主要内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液的pH的变化物质溶解时随温度的变化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考查方式: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真题演练:1.(2016遂宁)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现象及结果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B)2.(2016北京)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变化关系的是(A)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3.(2016龙东)下列图像反应的对应的关系错误的是(AC)4.(2016兰州)下列图象与选项中的表述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5.(2016福州)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答案】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4P+5O22P2O5③知识梳理:1.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图标2.三个优先反应原则(1)优先反应的原则一: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例:①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Cl+NaOH=NaCl+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NaOH已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②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蓝色沉淀。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2)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二:当酸与两种盐混合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例:向稀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先产生气泡,之后产生白色沉淀。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产生气泡,当稀盐酸被完全消耗,又发生反应CaCl2+Na2CO3=2NaCl+CaCO3↓。(3)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三: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例:将稀硫酸逐滴滴加到氧化铜和铁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优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当氧化铜被完全消耗时,铁再与硫酸反应,当硫酸铜被完全消耗时,过量的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即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后析出红色固体,最后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依次为:CuO+H2SO4CuSO4+H2O,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3.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①等质量的NaMgAlFe分别与足量的稀酸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与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合价的比值成反比,则产生氢气的质量:Al〉Mg〉Na〉Fe②等质量的NaMgAlFe活动性越强,反应所消耗的时间越少:Fe〉Al〉Mg〉Na③足量的金属与一定量的酸发生,则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技巧方法:1.解答图像坐标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2.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3.由图表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象走势分析作答。4.题型攻略(1)识标: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相应的知识点。(2)明点: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点等)表示了什么化学意义。(3)析线: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5.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时,要注意数值大小关系、反应剧烈关系等一致。典题赏析:【例1】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答案】C【解析】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只是稀释了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PH不断变小,但不可能小于7,错误;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由于Al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