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8.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8.doc

高二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8.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年级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40分1.、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其源于古代人们的()A、神话和传说B、咒语C、劳动号子和民歌D、都不是2、豪放派是宋词风格之一,其特点是不拘守音律,气象恢弘雄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A、李白和白居易B、苏轼和辛弃疾C、李清照和苏小妹D、韩愈和柳宗元3、《赤壁之战》中“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这里的“江东”指()A、长江的北部B、黄河的北部C、长江的南部,即三国时吴国孙权统治下的区域D、黄河的南部4、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江南”是指()A、今天所讲的江南B、长江以南的总称C、珠江以南的地区D、都不是5、在中国的诗词中总能发现成语的影子,从唐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甫《题乌江亭》)中可以找出的成语是()A、江东父老B、东山再起C、卷土重来D、都不是6、以宋词“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房》)打《论语》中的一句名言()A、逝者如斯夫B、己欲立而立人C、知之为知之D、学而不思则罔7、从宋词“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辛弃疾《贺新郎*送茂喜十二弟》)打一鸟名()A、乌鸦B、雄鹰C、杜鹃D、麻雀8“赋、比、兴”分别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其中“赋”是指()A、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B、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C、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D、都不是9、古代用以指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是()A、叔伯季孟B、叔季伯孟C、伯孟叔季D、伯仲叔季10、古代“孝悌”中的“悌”是指()A、对兄长要敬重,顺从B、对父母要孝顺C、对老师要尊重D、对朋友要诚信11、中国古诗有非常丰富的意象,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中“落红”是指()A、落花B、落叶C、红颜色的花D、花蕾12、《滕王阁序》中“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弱冠”是指()岁。A、12岁B、18岁C、20岁D、40岁13、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集是()A、《离骚》B、《楚辞》C、《诗经》D、《庄子》14、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李白和杜甫B、韩愈和柳宗元C、辛弃疾和苏轼D、杜牧和李商隐15、我国各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是()A、《窦娥冤》B、《红楼梦》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16、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A、李白和杜甫B、杜牧和李商隐C、辛弃疾和苏轼D、韩愈和柳宗元17、中唐诗人()和()并称为“元白”,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唐诗坛影响很大。A、元稹和李白B、元稹和白居易C、李贺和李商隐D、白仆和元好问18、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A、《离骚》B、《一剪梅》C、《孔雀东南飞》D、《湘夫人》19、《鸿门宴》的作者是()A、屈原B、陶渊明C、王安石D、司马迁20、《过秦论》中的“论”是()意思A、一种文体B、诗歌的一种C、小说的一种D、都不是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处,每空1分,共20分。21、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2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23、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出现了大批诗人,我们将李白和杜甫合称为“李杜”,并将和合称为“小李杜”。24、“初唐四杰”是指、杨炯、卢照龄、。25、“岁寒三友”是指、竹、26、四书是指《大学》、、《中庸》、27、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同为盛唐_____________诗派代表。28、“唐宋八大家”为韩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一览众山小。30、横看成岭侧成峰,。三、简答题,用简要的语言分析下列句子,每题10分,共20分。31、刘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请问“兰舟”是兰花装饰的船吗?32,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问:“次第”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意思吗?四、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回答下列问题:雨雪曲江总[1]雨雪隔榆溪[2],从军度陇西[3]。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1]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特,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2]榆溪:指边塞。[3]陇西:在今甘肃东部。3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34、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