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内容:1.简单统计知识;2.长方体正方体;3.约数和倍数;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分数的加减.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初步知识.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2.让学生能正确地识别常见的空间几何形体(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能熟练地运用计算公式准确在求出生活中几何形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感;3.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数的特点,明析、理解数的有关概念(如倍数、约数、公倍数,公约数、分数等)并且能够准确把握各概念之间的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熟练、准确地运用性质、法则、定律进行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速算、估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复习措施:1.重抓“双基”,分层推进。复习中以巩固、强化基础为核心,借用具体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现、梳理,进一步巩固、强化双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困生:帮助他们查缺补漏,让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能进行一简单运用即可;中等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并能正确在解决常见、典型的.数学问题,加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计算能力的培养;优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正确在解决常见、典型的数学问题,注意他们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复习,数学能力多有所提高。2.精讲多练。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做为主,让学生通过做练习自发地发现各自存在的知识误区和漏洞,针对不同程度的问题及时地给予讲评和点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精选一些综合性大的例题,以助学生沟通各知识点,明晰各知识点的纵横联系,精选一些跟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例题,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加强课堂的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四、复习安排第十八周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模拟测试第十九周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统计综合练习模拟测试期末复习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通过调查发现本年级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4、学生已养成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整理和复习所学过的知识,让把知识进行总结和联系,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并且有所提高,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制定了此次复习计划。二、复习要求: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认数、分米和毫米、加法、认识方向,减法、认识角、乘法、统计、这九个单元的内容。明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促进各项数学技能的形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三、复习重点: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进位乘。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四、复习难点:1、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长度单位。2、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五、方法提示:1、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习与测试》为辅导资料进行复习、巩固。2、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3、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4、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5、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六、复习日程安排:6月18日: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千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完成复习第1——7题。6月19日:复习认识方向、分米和毫米、角和直角,完成复习第8——12题。6月20日:复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有余数除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用乘、除法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完成复习第13——19题。6月21日: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完成复习第20——24题。6月22日:做教研室的综合练习卷。6月25日:做整理的综合练习卷,教师讲评、分析。6月26日:做整理的综合练习卷,教师讲评、分析。6月27日:查漏补缺。七、温馨提示:1、因人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2、家校结合: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