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训练1地球和地图.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训练1地球和地图.doc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课时训练1地球和地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图一、选择题1.(2009·宁夏高考)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则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解析:本题考查球面上两点间距离的估算,意在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两地间经度差可以忽略,纬度差约为10°,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可计算出两地南北距离约为1110千米,而由于计算时忽略了经度差,两地实际距离应略大于1110千米,故答案为C。答案:C2.在下列的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据图判断①(30°N,45°W),②(30°S,135°W),③(30°S,90°W),④(30°N,45°W),故经纬度位置相同的是①、④两地。答案:D(2010·三亚模拟)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然而,对于我们的地球,我们了解多少呢?亿万年来,地球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3~4题。测量地的纬度(单位:度)经度1度的长度(单位:km)纬度1度的长度(单位:km)0111.322110.5693096.490110.8504578.850111.1328019.394111.6663.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解析:根据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可以推出,“经度1度的长度(单位:km)”实际上是纬线长度,“纬度1度的长度(单位:km)”实际上是经线长度。随纬度的增加,纬线长度很快变短,经线长度略微变长,由此可以推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答案:D4.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A.111.415千米B.55.803千米C.28.904千米D.110.569千米解析:南北纬60°纬线的长度约为赤道长的一半,而由于地势的影响,可能会略大于一半。答案:B读下图,回答5~6题。5.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6.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解析:判断两地经度距离时,取近不取远,即读劣弧,不读优弧;判断面积大小时,要注意比较纬度高低,低纬地区经度1°间距较长,越向两极越短。答案:5.A6.C读图,回答7~8题。7.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8.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解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该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第7题,根据经纬网定向法确定②地位于①地的西北方向、③地位于②地的西南方向。第8题,利用经纬度确定①地位于大西洋、②地位于北美洲、③地位于太平洋。答案:7.C8.B(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解析: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答案:A10.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解析: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答案:B一幅地图比例尺为1∶500000,图幅面积为10000平方厘米。根据需要,现用1∶1000000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据此回答11~12题。11.新图图幅的面积为()A.20000平方厘米B.5000平方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