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观.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观.doc

经济学视角下的教育观.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经济学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姓名:~~学号:~~院系:江西农大人文院管科1001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基于综合国力的一种较量,而其最重要的便是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它来源于人才,但是人才的培养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多的投入,而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的投入,正对我国目前对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问题,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其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地方政府不愿意多投入了?假设政府人员短期内主要为了升迁,从经济学中的短期收益来说来看,理性人追求低投入高回报便是其最佳的答案。关键词:经济学,教育,投资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解释了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劳动力再生产及时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连接点。同时,批判的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的阐述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然而,不容我们忽视的却是当今我们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在教育投资方面。中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令人精神鼓舞的有关教育方面战略措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但是落实的效果如何呢?我们都众所周知。既然已经被证明了的一个事实就是:教育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动力源泉,那么我们就应该加大我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那么又是什么导致我们的政府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教育上了?当然作为一个理性人,选择在教育上少投入也是有他的考虑的,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政府升迁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经济方面的作为,也就是GDP指标的完成情况,那么他就会为了自己的以后发展而选择在教育上的财政少投入、低增长。而当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将会更加的清晰明朗。首先,相比起投资收益来说,基础教育的投资收益也不例外,边际效率递减,而政府由于对城乡、地区教育信息了解程度较低,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政府无法准确的把握预算资金投入,因此使得其宁愿少投入也不远多投入。再从乘数论方面来说,政府也是不愿意去多投入的,如果他将多投入的资金投入在大项目上,反而在这个方面的拉动效应就会大的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GDP的快速增长。在图中,C代表原来的支出,C+I代表新的总支出线,Y0代表新的均衡收入,,而最终,我们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那么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也为1.5,而如果反观教育的话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风险性,其具有很大的正的外部效应,而当期的政府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收益,而它却是一项长期的投资,相对于一个需要业绩来升迁的政府人员来说,这项投资无疑在其任职内属于沉没成本,尽管其对于今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一般的政府依然不会在教育上面有大的投入,所以可以说基础教育是一个被冷落的“富翁”。最后从效用论与短期收益来浅析,基础教育对其的效用已经微乎其微,而我们是站在一个亟需升职的政府人员角度来分析的,所以长期的收益也是基本没有的。那么我们从短期收益入手,你不难发现它依然是一大问题,类比短期总收益STC(Q)=w*L(Q)+r*K,而我们可以假设是教师队伍工资价格w、投入量L、资本的价格r在短期内是不变的,而资本K是可以变动的,也就是其是有一定的收益的,但是基于基础教育的长期性、外部效应有限性,使得这仍然还是地方政府不愿去多投入的一个领域。而鉴于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去提高地方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将其与政府的升迁考核纳入到与经济建设相符合的高度来,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树立长远眼光,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尽快提高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使公共总投入突破GDP的4%,尽快达到5%,为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和质量提高提供坚实资金保证。参考文献: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泽云:《教育经济学》,华东师范出版社2008年版。刘道兴:《教育投入的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马晓强:《教育投资收益-风险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魏所康:《国民教育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