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针灸治疗学内科病症真性延髓麻痹一.定义:是指由于延髓运动性神经核或延髓运动神经及其所支配的横纹肌病变所致。(本病属于中医的语言蹇涩、瘖痱、噎膈的范畴)二.病因:三.主症:吞咽障碍(饮水返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声音嘶哑、言语不利)真性延髓麻痹的诊断标准四.与吞咽动作相关的肌肉:舌肌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咽提肌(茎突咽肌)五.支配吞咽动作完成的三对主要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六.针刺治疗1.针刺治疗原理:(1)中医学认为:近部取穴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之功。(2)现代医学认为:1)针刺近部穴位及神经刺激点穴位能够使被破坏了的神经反射弧重新建立起来,能够使病变的神经组织功能逐步恢复。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与病变部位的脑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关。实验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又证明了这原理。2)神经反射弧传导通路:针刺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间神经源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神经刺激点选穴)(舌咽神经感觉神经纤维(延髓)(舌咽神经运动纤维(肌肉)迷走神经感觉神经纤维)迷走神经运动纤维舌下神经纤维)2.选穴:(1)主穴:双风池双供血双翳明风池: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痛,中风,口眼歪邪。偏瘫和脑部疾病的吞咽障碍。操作:针尖微向下,向喉结方向刺入1.5寸。注意事项:切勿过深,严格掌握进针方向,以免刺伤延髓。供血穴(经外奇穴)定位:风池下1.5寸,平下口唇处。解剖:该穴平颈2-3椎间,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头半棘肌,经颈2-3椎体之间,达椎动脉间。主治:脑缺血发作,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肌紧张性头痛,功能性震颤,失眠症。操作:直刺约1.5寸,刺向对刺唇处。翳明穴(经外奇穴)主治:头痛,眩晕。脑缺血发作。操作:直刺向咽喉部,达1.5寸。(2)配穴吞咽穴(经外奇穴)定位: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凹陷中.解剖:该穴平颈4-5椎体之间.针经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肩胛舌骨肌、甲状舌骨肌后缘,达咽缩肌,内有喉上神经分支。主治:吞咽困难,构音不清。操作:押手轻向外推开颈总动脉,针刺向内侧3分,捻转5—10秒后出针。注意:不可向外侧刺,以免伤及甲状腺上动脉。廉泉穴主治:舌下肿痛,舌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瘫,舌肌萎缩,流涎,吞咽困难,构音不清。操作:向舌根方向斜刺1.2寸,捻转10秒钟后出针。外金津玉液(经外奇穴)主治:舌强,舌肿,失语。舌瘫,舌肌萎缩,流涎,吞咽困难,构音不清。操作:针尖向舌根方向,刺入1.2寸,捻转10秒钟后出针。治呛穴(经外奇穴)定位:在舌骨与甲状软骨上切迹之间。解剖:针经皮肤、甲状舌骨正中韧带,舌骨会厌韧带,达会厌。由迷走神经支配。主治:呛咳操作:向舌根部刺约0.5寸,捻转5-10秒钟出针。注意:针刺时患者发生面红、呼吸困难,应立即出针,本穴不留针。项针疗法的影响因素项针疗法的理论依据项针疗法的创新意义二.病因:四.与吞咽动作相关的肌肉:舌肌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咽提肌(茎突咽肌)五.支配吞咽动作完成的三对主要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2)配穴吞咽穴(经外奇穴)定位: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凹陷中.解剖:该穴平颈4-5椎体之间.针经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肩胛舌骨肌、甲状舌骨肌后缘,达咽缩肌,内有喉上神经分支。主治:吞咽困难,构音不清。操作:押手轻向外推开颈总动脉,针刺向内侧3分,捻转5—10秒后出针。注意:不可向外侧刺,以免伤及甲状腺上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