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案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曾琪****是我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荷花教案最新精编.docx

荷花教案_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荷花教案关于荷花教案模板八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花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荷花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荷花的方法,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3.利用思→划→找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出“一大幅活的画”的景象。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学难点体会是大自然创造出的荷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谁能说说你所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今天这篇课文,就将带我们去欣赏一池白荷花的美景,打开书80页。二、完成预习1.读预习,了解大意。2.预习中对学习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1)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看到的白荷花都是什么样儿的。(2)看着看着,作者有了什么感觉。3.仔细观察书中的插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一池美丽的荷花。)荷叶是什么样的?荷花又是什么样的?(观察后自己说一说,两个人互相说一说。)指名说图,注意说时要按顺序:板书:(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4.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将一池荷花写得淋漓尽致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自由读课文:(1)想一想作者看到的白荷花是什么样儿的?(2)看着看着,作者有了什么感觉。(回答时可将第2、4自然段读一遍。)三、默读课文1.划出文章的自然段。2.找出容易读错的字音。板书:挨挨挤挤:挨āi不要读成ái;莲蓬:蓬应读轻声pen;姿势:势庆读shì衣裳:裳应读轻声shang。3.指名读课文注意字音要读准确。纠正:“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不是“姿态”,齐读这句话。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观察了图画,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二、新课1.(教师将荷花的挂图,挂在黑板的左边。)请一个同学来读课文,其它同学听音乐观察图画,体会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配乐钢琴曲。)2.老师曾交给你们了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谁还记得是哪三个字?板书:思(问题)→划(句子)→找(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三个字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打开书:80页3.为什么一进门,我就往荷花池边跑去?思考问题,看看从哪个自然段找答案。(第1自然段。)找句子,划出重点句子。划出词语。(教师指黑板上的三个字:闻,清香。)板书:闻清香“跑去”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4.是荷花的清香将我带到了荷花池边,我首先看到了什么?板书:看(“荷花开了不少”)表示荷花开得非常多,先引起了我的注意,概括的写荷花给我的整体感觉。5.走到荷花池边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默读第2自然段从文中找答案。(从下到上。)先描写的是荷叶,荷叶是什么样的?板书:叶读句子,找重点词语(“挨挨挤挤”)板书:挨挨挤挤荷花教案篇2教学目的: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第一教时教学重点: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