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小结.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程地质实习小结.doc

工程地质实习小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3-作為XX大學XX學院XX專業XX級的一名成員,我隨班級及老師參加了XX大學開設的短學期工程地質認識實習。在為期三天的野外認識中,我們走訪了馬鞍山凹山采場、燕子磯地質公園、宜興善卷洞、長興金釘子地質公園、陽山碑材和孟北回填土基地、南京地質博物館等有關地質問題的現場,真正走出理論、走進實踐。這三天的實習,加深了我對工程地質這門課的認識,讓我從書本中走了出來,親眼見到了真實的地質現象,瞭解了斷層、背斜和岩溶等重要的地質現象,親自觀察了和體驗了各種岩石的分佈和形態,讓我從本質上對三大岩石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實習讓我們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來抽象的概念,使知識具體化,印象更深刻。實習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為我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都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實習的過程激發了我在將來學習的熱情。所以,實習對我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天上午我們來到了陽山古採石場,陽山位於湯山鎮西北,碑材系明成祖為其父朱元璋樹碑而開鑿的巨型石材。瞬間的衝擊,就是大。碑材按其功能造型,分為碑座、碑身、碑首,峨峨散落在陽山西麓,一眼看去,每一塊都似高岩巨,嶄然突起。在這裡可以看到下二疊統棲霞組(P11),分為四部分:上矽質層,灰黑色燧石岩夾生物屑微晶灰岩,露頭零星;棲霞本部,深灰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中厚層,產灰黑色燧石結灰;下矽質岩段,為灰黑色燧石岩夾同色具紋層構造的含矽生物微晶灰岩,露頭零星;臭灰岩段,為灰黑色富含瀝青質生物微晶灰岩,中厚層,發育縫線構造,產米氏蜓。走馬觀花的大致遊覽了一番,我們來到碑座前觀察,發現了正斷層,目測了一下錯開大約有2-3米,整個斷層為逆時右行。進一步的觀察在老師的講解下我知道該斷層發育於棲霞組灰岩中,斷層走向與大石碑向斜樞紐垂直,斷層產狀230°∠85°。該斷層構造形跡十分直觀斷,層兩盤棲霞組薄層灰岩被錯斷,斷距約3米;斷層帶中發育斷層角礫;斷層上盤張性節理發育並被方解石脈充填。斷層帶上有泉出露。我還看到了山上一種特殊的景象,一棵樹生長在岩石裂隙上,隨著樹的生長,就對岩石產生一種劈裂作用,加速了岩石的風化,這也就是生物風化。下午我們則走進了南京地質博物館。一走進大廳,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大型生命進化浮雕和大型地球儀,“進化中的生命、演變中的地球”幾個大字赫然入目,使我對接下來的參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但這麼身臨其境的感受生物進化,地球演變過程確實第一次。一位和藹可親的工作人員帶領我們開始了探究歷程。整個過程下來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有下面這些內容:上山之路,這一造型濃縮了距今2億年到近7億年間南京地層概貌,很有特點。最下面為冰期(也稱“雪球世界”),依次為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層面貌。我看到了很多小化石,主要是昆蟲類。我發現了植物化石——一片樹葉!這讓我很激動。大家都知道煤是由植物遺骸炭化而來,而沒有被炭化的保留了下來才成為了植物化石。河北遷安縣遷西群曹莊組條帶狀鐵建造是我國發現的最古老沉積岩石,距今34-37億年。條帶狀鐵建造是數次火山噴發之後形成了一層又一層火山灰疊加而成的,經過了長期的壓石、風化和沖刷作用成為沉積岩,稱做條帶狀鐵建造。埃迪卡拉動物群1947年發現于南澳大利亞的埃迪卡拉山,因此而得名。它們普遍沒有骨骼,甚至沒有任何硬體部分,但卻留下了清晰的印痕。埃迪卡拉動物群代表了早期多細胞動物的一次重要的演化嘗試,其中絕大多數類型在寒武紀到來前滅絕。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了位於馬鞍山東側的凹山鐵礦廠,首先給我的感覺是礦山竟也能如此壯觀。看了相關介紹我瞭解到該礦床屬於陸相火山——侵入岩型鐵礦床,俗稱“玢岩型”鐵礦。查閱了有關資料我又瞭解到,該礦床產于中生代陸相斷陷火山岩盆地中,出露地層為侏羅系上統大王組粗面岩、粗面質凝灰岩。礦床與燕山晚期噴發的閃長玢岩等次生火山岩有密切關係,岩體出露面積約7.5km2,岩石呈斑狀結構,斑晶為長石和角閃石。礦床由1個主礦體和一系列小礦脈組成。主礦體(占儲量80%)賦存在閃長玢岩岩體突出部分的內側,其產狀與接觸面一致,形態呈似紡錘狀,是由不規則的塊狀富礦體及其周圍浸染礦帶和一些脈狀礦體組成。走向北東45°,傾向北西,傾角40°~65°,走向長700m(最長達900m),寬500m,厚度270m,傾斜延深350~400m。富礦集中於負50m標高以上,其下多為貧礦。小礦脈均系沿閃長玢岩節理或裂隙充填而成,產狀與主礦體一致,一般長50m,厚數米,沿傾斜延深30m。在上層整體觀察中我發現有岩石呈現黃褐色,還有黃黑色,少數綠色,略微思考了一下這是化學風化現象,黃褐色的岩石是被褐鐵礦化,黃黑色的應該是硫鐵礦,而綠色的則含有銅。也進一步證明了這裡的礦石礦物主要為磁鐵礦、假像赤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黃鐵礦等。第三天我們來到了宜興。善卷洞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相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