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叶承伟先进事迹介绍.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于无声处听惊雷——叶承伟先进事迹介绍.doc

于无声处听惊雷——叶承伟先进事迹介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于无声处听惊雷——叶承伟同志先进事迹简介初见叶承伟,是在初秋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他给人的印象并不深,是那种看似很普通的一个人:平头、中等个、清瘦、儒雅,很是书生气,却始终面带微笑。正是这种微笑,给人一种强烈的自信,也正是这种微笑,激起我们想了解他的兴趣,走进他-----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历史教师的内心世界。一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大学毕业后,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叶承伟同志先是在一所兵工子校工作,1999年调入老河口市高级中学。叶承伟是那种喜欢读书,爱书如命的人。静静地捧着书细细品读,这是他的最爱。他读书时还喜欢思考,边读边思,想好就写。他认为,作为历史教师必须知识渊博,要不断地读书、学习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他经常这样告诫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要有一桶水。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一个疑难点,查找大量资料,与同事们反复商讨、论证。经历多年的教学实践的磨炼,他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讲课对他来说,是一门艺术,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他的课生动、幽默、风趣,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在讲中国近代史时,他有时模仿领袖的乡音,惟妙惟肖,仿佛将学生带入了那逝去的岁月。在讲课时他总是很忘我、很投入,学生们都听得入了迷。学生们常说,听叶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喜欢学历史,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诸如理解、分析、归纳包括解题能力。他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正是由于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实践,他很快就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先后荣获老河口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襄樊市优质课一等奖等教学大奖。在这次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课内比教学”中,叶承伟也是积极地参与,他说,作为一位老同志,要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接受学校和学生的检验。这样,从说课、评课到讲课,他获得了市高级中学历史组综合总分第一名。按规定,他是应该代表学校去参加老河口市高中教师大比武了。但他把机会让给了年轻的教师,他认为,年轻教师要迅速成长为教学的行家里手,比赛是最好的练兵场。这以后,他相继成为老河口市、襄阳市“课内比教学”的评委。在做评委这一工作中,他秉公执法,客观公正,得到了其它的评委和讲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同时,他也把做评委工作,当成学习、欣偿其它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一个契机。二关爱学生严慈相济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叶承伟同志总是对学生怀着满腔的热情、倾注了无限的爱。2000年8月,来到市高级中学的第二年,学校安排他担任了高二文科班的班主任工作。在这所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的学校,文科班意味着什么?许多老师望而却步。在关键时刻,他知难而进,顶了上来。当时,他那个班有83人,是个超级大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开始时显得比较乱,许多学生要求转班。困难没有吓倒叶承伟同志:春风化雨般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刀阔斧、严慈相济的治班理念;奖罚分明、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柔情似水、关爱有加的兄长风范;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坚强毅力……仅在高三这一年,他就资助了五六名学生,从他的工资中拿出了千多元。有时,他还把学生接到家里,帮助学生改善生活。班上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好,不爱学习,上课爱说话。叶老师多次找他谈心,一次不行来二次,二次不行来三次……前前后后几十次了,还根据该生的特长,让他学美术,高考时考上了一类重点大学。这不是个例,像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所有这一切没有白费,学生的心齐了,班风学风正了,学生成绩直线上升。一年,两年,到了2002年7月,收获的季节到了,当年的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2002年高考他所带的三(5)班喜获丰收:上二类以上20多人,95%以上上省线,各项指标在年级中均名列第一,这是多么不容易的成绩啊!以致后来校长多次说,我们是用三流的生源做出了一流的成绩!在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叶承伟同志也不甘人后,专门选择了偏远的付家寨进行家访。在他的家访手记中有一段话记述了他的一些活动:“我先在权家家访……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孩子在学校总是沉默寡言,家庭的灾难和生活上的贫困让他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欢乐。……怀着丝丝伤感,再翻过一个山头,我就到了凤的家里。中午,我在凤家做了一顿还算丰盛的午餐。一边吃,一边和爷孙俩聊天。我看得出,凤很是高兴,脸上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眼角还带有泪花。后来凤还把这件事写在了作文里。说是那一天,老师来到她家当了她一天的临时爸爸,感觉好幸福、好温馨。”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师们每一次爱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样滋养着他们的心田。这以后,叶老师常常对这两个学生嘘寒问暖,不时拿出钱来接济他们俩,使他们感到有在家一样的温暖。